去年8月中旬,广东惠州的一位60岁类风湿患者找到我看诊,她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腕、双膝关节对称性疼痛、肿胀伴晨僵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逐渐累及腕关节及膝关节,于当地医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60岁的奶奶
患者长期口服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药物治疗,病情时有反复。看诊前2个月因天气转凉及劳累后,关节疼痛、肿胀明显加重,遂求治于中医。她的检查报告上写着:血沉83mm/h,C反应蛋白52mg/L,类风湿因子121IU/mL,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
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舌苔白腻;但气息平稳,无异常气味;关节疼痛有定处,得热稍缓,遇寒加剧,晨僵长达2.5小时,关节活动受限,伴神疲乏力,肢体困重,脉象沉涩。

葛根健脾
由此可见她为痰瘀痹阻证,治以化痰祛瘀、通络止痛,佐以健脾益气。我将药开好,叮嘱她过两天快递就到了,记得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还需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钟,以保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畸形。
服药7日后,患者关节疼痛稍有减轻,晨僵时间缩短至1.5小时。继续守方治疗,20天后,她关节肿胀有所消退,疼痛明显缓解,晨僵时间减至1小时。复查血沉降至59mm/h,C反应蛋白降至40mg/L。

晨僵消失
复诊时,我根据患者症状变化,对原方做加减法。服药13天后,她关节活动度逐渐改善,双手梭形肿胀明显减轻,膝关节肿胀基本消退。又吃了6天药,她去医院复查,血沉降至34mm/h,C反应蛋白降至12mg/L,类风湿因子降至78IU/mL。
二次复诊时,我调整处方,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佐以化痰祛瘀通络之品,以巩固疗效,防止病情复发。巩固期间,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基本消失,晨僵时间小于30分钟,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复查各项指标接近正常。

中医著作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不仅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复发。同时,中药副作用较小,对于年纪偏大的患者很友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