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大陆的西部,有一个国家正书写着令人瞩目的发展篇章,它就是科特迪瓦。
上世纪80年代,在“科特迪瓦奇迹”接近尾声时,哈他的父母被这个国家的开放与富饶吸引,选择移居于此。彼时的科特迪瓦,以其蓬勃的发展态势,成为众多逐梦者心中的热土。

对冲基金经理伯纳德·阿伊蒂,拥有尼日利亚、贝宁、多哥和加纳血统,在科特迪瓦长大,之后远赴法国学习工作,十年前,凭借敏锐的经济嗅觉,他预感到祖国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毅然踏上回国之路。
“这个国家很幸运,你尝试的任何方法都会奏效。”阿伊蒂的话语,道出了科特迪瓦潜藏的无限潜力。
01.逆势上扬的经济表现当非洲大部分地区深陷战争、军事政变、圣战主义的泥沼,或是在经济停滞与两位数通货膨胀的困境中苦苦挣扎时,拥有3100万人口的科特迪瓦却脱颖而出,成为罕见的发展典范。
尽管曾经历2002-2007年、2010-2011年两次内战的重创,但自那之后,科特迪瓦实现了令人惊叹的经济复兴。如今,按照政府规划,在未来五年内跻身中上收入国家行列,这一目标已触手可及。
经济数据是科特迪瓦发展成就最有力的证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3年,科特迪瓦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7%,即便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经济增长的步伐也未曾停歇。预计2024年和2025年,经济增长率仍将维持在6.5%左右。
与西非地区平均21.6%的通货膨胀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科特迪瓦的通货膨胀率仅为3.8%。财政赤字虽处于较高水平,但呈持续缩小态势。在非洲大陆普遍面临的青年就业难题上,科特迪瓦交出了亮眼的答卷,青年失业率仅为5%。
2024年南非慈善机构开展的非洲青年调查显示,科特迪瓦是唯一一个大多数人认为容易找到工作的国家。其人均GDP达到每年2900美元,在西非地区,仅次于小国佛得角,位居前列。
02.驱动繁荣的关键要素科特迪瓦的经济繁荣绝非偶然,背后是一系列明智经济政策的有力支撑。经济多元化是其重要发展策略。

科特迪瓦曾凭借可可产量的激增创造了第一个经济奇迹,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可可生产国。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2022年,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超过一半,工业活动占比约为四分之一,相较于2000年的16%有显著提升。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化,有效降低了可可产量和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增强了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资本的大量涌入为科特迪瓦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与许多邻国不同,科特迪瓦成功吸引了大量私人投资,过去十年,流入资金年均增长率高达8.6%。2012年至2024年间,在西非法语国家中,科特迪瓦获得的私募股权融资数额遥遥领先。
外国公司投资领域广泛,涵盖银行、金融科技、制造、包装等多个行业。非洲开发银行数据表明,科特迪瓦是非洲大陆“融资缺口”最小的国家,在实现“结构转型”方面展现出强大的资金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这一切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阿拉萨内·瓦塔拉政府的积极作为。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局长的瓦塔拉,自2010年担任总统以来,大力在海外推广科特迪瓦。
2018年实施的投资法规,在2012年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为投资额大且雇佣本地员工的投资者提供税收优惠和关税减免,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这一政策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还带动了旅游业和酒店业的发展,为科特迪瓦增添了新的活力。

基础设施建设同样是科特迪瓦发展的重点领域。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新建的路桥不断涌现,从商业首都阿比让到港口城市圣佩德罗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八个小时缩短至四个小时。
在电力供应方面,政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仅有34%的科特迪瓦人接入电网,而如今这一数字已提升至94%,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此外,科特迪瓦积极拓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领域,以谋求经济的持续增长。意大利能源公司埃尼公司向沿海油田巴莱尼投资100亿美元,该油田第二阶段生产已于12月启动,日产天然气7000万立方英尺,石油6万桶。瓦塔拉总统表示,到2027年,石油产量有望增至20万桶/日。
03.展望未来发展之路科特迪瓦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已取得斐然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目前,该国致力于提升劳动力素质,解决年轻人技能不足的问题,为经济发展储备更多优质人才。在能源领域,也在积极探索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今年晚些时候总统选举的临近,科特迪瓦站在了新的发展节点上。科特迪瓦人民期待着选举能够平稳有序进行,也希望现任政府能够为继任者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延续国家的发展势头。正如非洲开发银行一位官员所说,与西非其他地区不同,“科特迪瓦所有人的境况都不会比15年前更糟”。

未来,科特迪瓦能否续写经济发展的传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繁荣,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期待。
文本来源 @《经济学人·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