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一哥”:出货量超3万台,挑战外资夺走9.5%份额

新潮超超 2025-04-30 03:37:5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加快建设。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根据MIR DATABANK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销量超过29.4万台,同比增长3.9%。

电子行业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应用领域,出货量占比达到21%;紧随其后的是汽车零部件(15.8%)、金属制品(12.5%)、锂电池(7.9%)、食品饮料(6.9%)、汽车整车(6.7%)、光伏(5.8%)。从下游行业需求来看,家用电器、电子、汽车电子、半导体、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出货增速超过10%。

分机型来看,Cobots(Collaborative Robots,协作机器人)、SCARA(选择性顺应性装配机器人手臂)、Delta(并联机器人)、>20kg 6-axis(六轴机器人)出货量分别增长28.2%、7.9%、3.9%、0.3%;≤20kg 6-axis出货量减少1.4%。

“国进外退”的趋势仍在继续,去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销量同比增长20%,市占率提升至52.3%,不断从发那科、库卡(美的100%持股)、爱普生、ABB、安川、雅马哈等外国厂商手中抢夺市场份额。

其中,Cobots内资占比超过92%;在Delta、SCARA、≤20kg 6-axis领域,国产机器人占据主导地位;在>20kg 6-axis领域,外资占比超过六成,国产厂商渗透率还比较低。

2024年,有11家国产厂商进入TOP 20,其中前十名占据4席,要知道2017年的时候还只有1家。珞石科技(ROKAE)首次跻身前十,这是一家专注于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系列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北京,在北京、东京、上海、深圳、山东设立了研发中心,在山东邹城拥有占地3万平方米、年产能超3万台的自有工厂。

珞石的产品主要服务于汽车、电子等领域,客户包括特斯拉、宝马等,其柔性协作机器人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2024年机器人销量超过8000台,今年预计可以翻一倍。

埃夫特(EFORT)再进两位,从2023年的第八上升至第六。其前身是成立于2007年的奇瑞装备,由奇瑞汽车出资200万元成立。次年,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联合开发首款自主制造的QH-165公斤负载点焊机器人。2011年,首次实现国产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生产线上应用。

2014年脱离奇瑞汽车实现独立运营,往后发展,埃夫特斥资11亿元将意大利的喷涂机器人制造及系统集成商CMA、金属加工领域的高端机器人系统集成商EVOLUT、白车身焊接系统集成商WFC收入囊中,并战略投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公司ROBOX。

目前,埃夫特工业机器人产品线已扩展至9个系列、60余款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光伏、锂电、汽车、汽车零部件等行业。2024 年销量同比增超30%,远超同期市场水平。

人送外号工控界“小华为”的汇川技术(INOVANCE),去年出货量超过2万台,前进两位排名第三。03年的时候,汇川从深圳龙华起家,从变频器到伺服产品、新能源电机、电控,再到2014年开始布局机器人业务,是全国最大的控制器、伺服系统供应商。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70.41亿元,同比增长21.77%;净利润42.85亿元,同比下降9.62%。其中,通用自动(含工业机器人)化业务营收达到152亿元,同比增长1%。SCARA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45%,市占率达到27.3%,国内排名第一;广泛应用于手机、显示、光伏、点胶、3C等工业生产领域。

埃斯顿(ESTUN)连续7年成为国产工业机器人“一哥”,位列全球机器人品牌中国市场销量第二;去年出货量突破3万台,同比增长约20%,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9.5%。

公开资料显示:埃斯顿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江苏南京,以机床业务起家,后来拓展到伺服系统,是国内最早研发交流伺服系统的公司。2011年开始布局机器人领域,掌握控制器、操作系统、伺服系统三大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权,机器人核心部件的自主化率高达90%。

目前,埃斯顿已成功研发87款工业机器人产品,涵盖六轴通用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SCARA机器人等,覆盖3-700公斤负载,广泛应用于汽车、光伏、锂电、建材、电子、金属、食品等行业。

以光伏为例,埃斯顿深耕十年,研发生产的全球唯一光伏行业专用高速机器人ER20/10-2000-H,具有负载轻、臂展长、抖动小、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全球市占率超过九成。在动力电池领域,已为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电池组装及PACK等精细工艺。

去年,埃斯顿实现营收40.09亿元,同比下降13.83%;净利润-8.1亿元,同比下降700.14%,主要受子公司商誉减值、行业需求波动及成本压力等拖累。2025年出货量目标为5万台,基于埃斯顿模块化机器人研发平台,将推出1000公斤负载的超重载机器人。

3 阅读:683

新潮超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