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61岁肺结节12毫米,自费5300多在北京手术,术后比预想的要顺利

沙女士的母亲61岁,2025年2月份,沙女士的母亲体检,体检报告单显示混磨玻璃结节12×9毫米,靠近胸膜。体检医生说结节

沙女士的母亲61岁,2025年2月份,沙女士的母亲体检,体检报告单显示混磨玻璃结节12×9毫米,靠近胸膜。体检医生说结节出现了变化,让沙女士的母亲最好找专业医生看看。沙女士知道了很着急,在北京不同医院挂了多个专家号问诊,医生大多都建议手术。

面对手术的建议,经过反复权衡,沙女士一家人最终选择了在北京某医院做手术。因为沙女士这听说这医院在手术前可以不定位,甚至手术都可能不用插管。周一下午,沙女士的母亲顺利入院,入院手续办理得十分迅速,病房也宽敞明亮,沙女士觉得环境不错。

和沙女士母亲同病房的另外两位病友也是刚入住,且第二天就要手术。当天,沙女士的母亲和两位病友都聊的不错,彼此都加了联系方式。周二,看着病友被裹着推出病房,沙女士和母亲的心都悬了起来,为病友们担心。

当天,一位病友术后回来疼得直哭,打了止疼针才稍作缓解,而另一位病友70多岁了,倒是没怎么喊疼。后来沙女士才知道,那位70多岁的病友是第二次做手术了,上次是右边肺结节手术,这次距离上次手术才40天就做了左边肺结节的手术,真的很厉害。

周三,医生查房后决定要给沙女士的母亲做定位,沙女士的母亲知道后非常紧张,焦虑得整晚都睡不着,即便吃了安定也无济于事。而与此同时,同病房的两位病友的情况都好多了,都没插管,医生甚至都通知她们可以出院了。

周四,终于等到了手术日。沙女士一早7点就赶到医院,8 点医生查房后,沙女士的母亲就被带去做定位。做定位时,沙女士的母亲紧张的不行,做完之后,出来时都脸色苍白。沙女士母亲说最初打麻药时扎得深,疼得厉害,加上紧张,后面反复拍片定位,都不知道定位好的。

定位完成后,沙女士的母亲回到病房,继续焦虑地等待手术。临近中午,沙女士的母亲终于被推进了手术室。沙女士在等候区紧盯着屏幕,等了30多分钟后,屏幕终于显示手术开始。之后,到了1点多,屏幕显示手术进入恢复阶段,沙女士这才松了口气,回到病房等候。

等到1点半的时候,沙女士母亲被推回病房,插着引流管,整个人意识清醒,也没喊疼。只是,由于当天刚刚做完手术,沙女士的母亲插着引流管,也不方便下床上厕所,在床上用尿盆还挺尴尬的。

周五一早,沙女士母亲的状态出奇地好,都没用止疼针和止疼片止痛,只是感觉饿和喉咙痒。早上,护士来抽血查体温后,沙女士的母亲终于能吃饭了,饿了的她吃了不少。当天上午,在医生的指导下,沙女士母亲开始尝试下床走动,只要不扯到伤口就不疼,恢复情况比预想中好太多。

当天下午,医生来查看后,安排拔掉了沙女士母亲的引流管。拔完管后,沙女士的母亲说拔管时也没多疼。然后,到了傍晚,沙女士的母亲就已经已经能吃能睡能溜达了。到了周六,上午沙女士的母亲拍胸片让医生看了一下,就出院了。

出院后,沙女士的母亲状态也很好。沙女士真的很高兴,这场手术,远比她预想的要顺利很多,之前的种种担心都成了多余。接下来,沙女士的母亲就在家好好休养,等待复查就可以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因为沙女士母亲的术中病理是微浸润腺癌,大病理虽然还没出来,但医生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切除就治愈了。最后,手术费用方面,沙女士的母亲是退休职工,河北异地医保,总费用29200元多一点,报销了23800多元,自费部分的5300多块钱全由个人账户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