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上榜!

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上榜近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

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

榜单揭晓

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上榜

近日,

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

《华夏考古》编辑部主办的

“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

在郑州举行,

并最终推选

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等

10项考古发掘项目

为2024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

景龙门遗址主要遗迹平面示意图。

记者了解到,2023年~202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在配合开封老城区城市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景龙门遗址并对其进行了全面发掘。此次发掘工作共清理唐—明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城门、城墙、建筑、道路、水井、农田等遗存70余处,出土遗物2100余件。唐五代—北宋早中期遗存主要为旧汴州城北墙和城内道路。北宋晚期—金代遗存有景龙门、延福宫东墙、楼台建筑、金南京皇城北墙等,其中以景龙门遗址最为重要。此外,还发现有明代周王府北萧墙、农田、道路、祠庙及别院等。

景龙门遗址出土的北宋琉璃脊兽残件。

景龙门位于发掘区东南部,一门三道式布局,城门主体由墩台、隔墙及门道构成。城门通阔约60米,门道进深约19.3米。三门道宽度相同,均约5.6米。两墩台残存有少量包砖,包砖墙向上逐层错缝露龈砌筑。门道两侧保留有地栿基础,碎瓦与土逐层夯筑,隔墙为素土逐层夯筑,推测门道应为排叉柱抬梁式结构。西墩台东部清理发现南北向排列的柱础2列,列距约1.9米,同列柱础间距3.45米。柱础平面呈长方形,中心有圆形榫窝。三门道宽度相同,均为5.6米左右,门道内不见路面及铺装物,仅存夯土基础,门道两侧亦不见地栿,仅存条形夯土基础。两隔墙宽度亦相等,均为4.7米,夯土残基高出两侧门道0.1米~1.2米不等。城门两侧相接的里城北墙略呈西北东南走向,残高约3.3米,墙基最宽处约16米。里城北墙外又有北宋晚期楼台建筑基址与延福宫东墙相接,楼台夯土基址残高约2.2米,面阔约25.4米,东西两侧有包砖,外侧地面铺有散水砖。

景龙门遗址出土的宋代琉璃构件。

此次景龙门、内城北墙、延福宫东墙等遗存的发现,为北宋东京城复原研究确定了关键节点。景龙门遗址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都城城门遗址,填补了北宋东京内城城门考古的空白。景龙门向南街巷为大内东夹道,为确定大内东边界位置提供了重要证据。考古发掘结果显示,景龙门夯筑、砖墙砌造等工艺与《营造法式》壕寨、砖作制度相符,可视为北宋晚期官式建筑的典范。遗址考古发现的唐—明代不同时期城墙及建筑遗存地层关系明确,时代特征明显,清晰揭示了开封从唐代汴州城到五代、北宋、金代都城,再到明代府城的历史变迁过程,为研究中华文明延续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材料。

北宋晚期楼台建筑西南角包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