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走不出三百年的兴衰周期?想多了吧

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让一些国家感到不是滋味。这些国家培养的所谓"专家"也跟着起哄,总爱说中国逃不过历史兴衰的怪圈,现在

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让一些国家感到不是滋味。这些国家培养的所谓"专家"也跟着起哄,总爱说中国逃不过历史兴衰的怪圈,现在发展得再好,将来也难免走下坡路。

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三百年一轮的兴衰规律?这个现象确实存在。即便是像唐朝这样的盛世王朝,也无法摆脱这个循环,只有周朝是个例外,因为它更像是由多个小国组成的松散联盟。

不过,我们得弄明白,为啥中国历史总是一会儿兴盛一会儿衰落?这个问题最关键!

咱们来聊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起起落落的中原王朝。就拿汉朝来说吧,从刘邦当上皇帝算起,到王莽夺权,前前后后也就两百年;然后从刘秀重新建立汉朝,到汉献帝下台,差不多又是两百年光景。

唐朝从李渊当皇帝算起,到朱温夺位,总共持续了三百多年。但实际上,唐朝的统治在藩镇割据时期就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真正算起来只有两百多年。

明朝时期,情况也大同小异。

这种规律是怎么产生的?

简单来说,情况并不难理解。每次改朝换代之前,社会都会经历几年到几十年的动荡时期。在这段混乱的日子里,很多人因为打仗、疾病或者饥荒失去了生命,导致大量农田荒废,没人去种。

新政权上台后,肯定会把没人要的土地分给老百姓。老百姓有了地,自然就会支持新政府,这样一来社会就能安定下来,经济也能得到发展。而且人口也会快速增长。

随着天下太平的日子久了,土地慢慢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田地。刚开始,没地的农民还能从地主那儿租地种,但随着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大家争着租地,租金被抬得越来越高。遇到灾年,农民辛苦一年却连种子钱都赚不回来,反而欠下一身债。等到农民连饭都吃不饱,种地也养不活自己的时候,他们就会揭竿而起,推翻朝廷。

周朝初期为啥没发生这种事呢?

就拿齐国和秦国来说吧。

周朝成立后,姜子牙被派到山东,建立了齐国。你看第一张图,那时的胶东半岛还不归周天子管,是一片未开发的荒野。没地怎么办?那就去抢呗!

因为有新的机会和空间可以去争取,有效地避免了大家陷入无谓的竞争和消耗。

秦国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秦国西边和南边全是未开化的荒野,想要土地?直接动手去占就行。

简单来说,周朝能撑那么久,主要是因为周围还有土地可以扩张。这样一来,周天子在位时,前期大家忙着对外开疆拓土,内部就不会为了争地盘打得你死我活。所以到了春秋时代,虽然小冲突没断过,但很少出现像战国时期那样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大规模战争。

战国时期为啥打仗越来越凶,规模也越来越大?其实原因很简单:周边能抢的好地方基本都被瓜分完了,剩下的要么看不上眼,要么根本打不下来。这样一来,各国只能在内部拼命竞争,打得你死我活。

让汉唐两代。

汉朝击败匈奴后为何没有进一步扩张地盘?原因很简单,汉军战胜后放眼望去,除了茫茫草原就是无边沙漠,这种地方既不能种地也不适合居住,占领了又有什么用呢?

往西边看,即便拿下了西域,放眼望去,除了大片的草原就是荒凉的沙漠。就算是对土地再渴望的汉人,看到这样的景象,也没了争夺的兴致。

再来看看明朝时期。郑和航海时都见到了些什么?全是些生活在原始状态的人,文明程度极低的部落,还有连衣服都不穿的土著……想想看,如果你从小在现代都市里生活,现在让你去占领一个偏僻山村,还得一直待在那儿,你愿意吗?

说白了,大明之所以选择放弃,就是因为没啥实际利益可图。一块荒凉偏僻的地方,拿不到好处,谁会去费这个劲?

有一次跟一个英国姑娘闲聊,我提到中国其实得感谢英国,是他们让中国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

说白了,每个新建立的中国朝代都有扩张的想法。之前闭关锁国,主要是对世界一无所知,不明白外面有多好。如今中国已经看清了一切。

从历史来看,中国几千年始终没能摆脱朝代更替的循环,主要是因为过去封闭自守,只能在固有疆域内互相竞争。如今中国已经明白这个道理,自然不会继续内耗。要拓展发展空间,完全可以通过对外开拓来实现。

过去靠刀剑拼江山,如今用资本打天下,方式不同,本质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