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就轰轰烈烈地打响了。那时候,咱们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大关头,好多英雄好汉都挺身而出,一股脑儿地扎进了抗日的大潮里。他们豁出性命,为国家、为民族拼死战斗,立下了大功,也亲眼看到了咱们民族重新站起来的那一刻。这些人,都是那个时代的榜样,是咱们永远得记在心里的革命先烈。
今天咱们聊聊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叫薛明,真可谓女中豪杰。抗日战争一打响,薛明就跑到革命的中心延安,参与了战火纷飞的抗战,还有后来的解放战争,她亲眼看着新中国建立起来,而且在那期间,她还找到了自己的真爱。那么,薛明的人生里到底有哪些精彩的事儿呢?
薛明,1916年出生于河北的一个穷苦农民家里,她原来的名字叫王爱真,但后来跟着妈妈姓,就改成了薛明。小时候,薛明主要是在老家上学,家里虽然没钱,但家人还是想尽办法供她读书。就是在求学的过程里,薛明接触到了新思想,开始投身到学生活动中去。到了1936年,薛明悄悄地加入了共产党,干起了地下交通员的工作。从这以后,她就跟着党的步伐,在天津地区忙活着地下交通的事儿。
抗日战争一打响,薛明就忙活着宣传咱党的抗日主张,为抗日民族大联合出了不少力。1938年,22岁的她直接奔到了革命的大本营延安,先后在中央党校和女大高级班深造。学业完成后,薛明就留在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挑起了延安县委委员和组织部部长的重担。
1942年春天,打完仗从前线返回延安的贺龙,碰到了西北局组织部的一把手陈正。那时候,贺龙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但还是单身一个。陈正就对贺龙讲:“老贺啊,我给你瞅了个对象,是从天津来的学生妹,模样可俊了。”贺龙一听这话,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为啥呢?因为他觉得知识分子难打交道,所以一开始就想拒绝。但陈正太热情了,贺龙最后还是答应去瞧瞧。
那时候,薛明正和一帮同事在窑洞里唠嗑呢,贺龙一进来,第一眼就被她给迷住了。薛明不光有那股子气质,模样也生得俊俏,一看就是那种大家都围着转的大美女。薛明瞅着贺龙挺面熟,但就是想不起他叫啥名儿,直到有人喊了声“贺司令”,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贺龙啊。薛明身边的同事们也挺有眼色,一个个找了个借口,都悄悄离开了窑洞,最后就剩下贺龙和薛明两个人在那儿了。
贺龙心里挺激动的,他突然记起自家厨师做的天津包子特别好吃,而薛明呢,以前还在天津搞过革命。他就琢磨着,邀请薛明来尝尝这包子。两人头一次见面之后,贺龙对薛明那叫一个心心念念,可薛明对贺龙没啥感觉。一来是年龄有点差距,二来是两人的身份地位差的有点远。但贺龙没放弃,他换了个方式,慢慢地追求薛明,最后还真把薛明的心给赢回来了。
贺龙有句挺出名的话,他说:“我啥都给国家了,就剩那个穿青衣的漂亮媳妇儿是自己的。”他说的青衣漂亮媳妇儿,就是薛明。1942年8月1日,那天挺特别,26岁的薛明和贺龙成了两口子。结婚后,薛明调到贺龙身边做事,还得照顾他的日常起居。
新中国一成立,薛明就当上了贺龙的秘书和办公室主任,他们夫妻俩感情特别好。但好景不长,十年动荡时期一来,夫妻俩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薛明也经历了挺长一段苦日子。等那十年过去,薛明又回到工作岗位,做了总参谋部军事检察院的检察长,还有总参政治部的顾问。到了晚年,薛明主要呆在北京,2011年,她因为生病去世了,那时候95岁。
得说一下,薛明和老公贺龙一共有三个娃,儿子叫贺鹏飞,俩闺女分别是贺黎明和贺晓明。薛明和贺龙把孩子们教育得特别好,这三个孩子都十分出色。贺鹏飞做到了海军中将的位置,贺晓明则是解放军少将,贺黎明呢,在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当上了会长这些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