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斯大林下决心推动朝战的历史细节:中苏两国谈判,中国处在了优势

1950年的6月末,金日成指挥朝鲜的人民军向南部的韩国发动统一战争,此时的朝鲜兵强马壮,不仅有着有苏联提供的一系列武器支

1950年的6月末,金日成指挥朝鲜的人民军向南部的韩国发动统一战争,此时的朝鲜兵强马壮,不仅有着有苏联提供的一系列武器支援,朝鲜人民军之中,有高达三个师的部队,曾经参加过解放军以及解放战争。

相比起当时实力微弱的韩国,军事实力差距夸张到相当于两个时代。

在朝鲜发动战争之前,朝鲜的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先后拜访了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以及新中国领袖毛主席,而在金日成的拜访计划中,来中国进行拜访,在一开始,他是不太情愿的。

当时的新中国一穷二白,金日成认为,中国方面给予他的帮助并不会有多少,反而是苏联,不仅能够在军事武器上给予他大量援助,更重要的是,苏联能够抵挡来自于美国的压力,当时的韩国与美国签订了互保协定,韩国一旦遭到其他国家打击,美国有无条件出兵的正当理由。

所以金日成无比渴望斯大林的帮助,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朝鲜战争以及后来新中国所参与的抗美援朝战争,这背后的一切推手,就是斯大林。

如果没有斯大林的同意,最起码在1950年之后的朝鲜半岛岁月中,朝鲜和韩国会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舆论征战,但是军事基本稳定的局面。

而对于金日成发动战争,毛主席以及周总理的人一直都是有意见的,因为朝鲜的计划,在一开始就没有知会中国,而是到了即将发动战争的时候,才以一种通知的姿态来告诉我们,可是后来的美国仁川登陆,又直接造成了中国的东北边境遭到美国的轰炸。

也就是说,在抗美援朝战争之前,新中国就因为朝鲜的一意孤行从而遭受无妄之灾。

因此客观来讲,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遭受的一系列损失,斯大林以及苏联是需要负一定责任的,虽然后来他们通过大量的援助以及扶持来弥补新中国,但是苏联扶持战争代理人的这种行为动机,始终是不可磨灭的历史事实。

只不过,随着现如今苏联的大量重要档案被解密,加上新中国以及苏联多年以来的外交发展历史记载,可以很明显的确定一个事情,就是:

斯大林推动朝鲜战争的决心,是在1950年的1月到2月之间,这短短几十天的时间所确定的。

如果了解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那么可以找到一个同时间段的重要历史事件,那就是毛主席前往苏联进行访问,在这个过程之中,毛主席与苏联签订新的中苏条约,将以前苏联与国民政府所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改为苏联与新中国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众所周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条约的基础上收回了苏联在中国的绝大部分特权,除了蒙古问题依旧被斯大林回避以外,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驻军在规定时间内都要离开中国,这也就意味着,苏联在中国占据多年的不冻港就要失去。

从苏联多年的行事角度来说,这是他们绝对忍不了的事情,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斯大林才有了别的选择。

而苏联之所以愿意与新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英美两国从中搅局,不过他们的搅局,却是非常有利于我国,苏联后来愿意做妥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1949年的12月16日,毛主席搭乘专列到达莫斯科,这是毛主席第一次来到苏联,而毛主席来到苏联拜访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带来了山东的农业特产两万斤,这是因为在五天之后,就是斯大林的70岁大寿,很多苏联人不知道的是,再过10天,也同样是毛主席的生日。

只不过为了新中国的发展,毛主席并不把自己的生日挂在心上,即便是给斯大林庆生,毛主席都始终坚持一个原则:

“这次来苏联,一定要把中苏之间的互助条约以及各种协定确定下来”。

斯大林自然也知道毛主席来苏联的目的,但就因为他知道,所以他刻意回避了这些问题。

毛主席到达了苏联不久,就与斯大林进行了会晤,在谈话中,毛主席提出了三个非常核心的想法:

1、苏联需要对中国进行贷款援助。

2、在有必要的时候,希望苏联能够保护中国在东南地区的空域安全,同样也希望苏联能够帮助新中国收复台湾。

3、中苏两国需要进行新的合作以及外交条约签订。

对于斯大林来说,毛主席所提出的前两个想法,他都是能够接受的,唯独让他不接受的,就是毛主席关于新中国和苏联之间的新条约签订,因为这就意味着,苏联在中国的特权就要被收回,这是苏联人做不到的事情,虽然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可是在过去多年的很多表现中,依旧不可掩饰他们对他国领土的觊觎。

所以,斯大林回避了毛主席所谈到的这个问题。

毛主席到了苏联之后,本意是想在苏联待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面,对苏联的一些重要地区进行考察以及访问,可是看到了斯大林的态度,毛主席当时的心都凉了一截,苏联人每天都拜访毛主席,希望带着毛主席进行参观。

但是毛主席却坚决的待在住所中,毛主席的态度很明确:

“不签订新的条约,我哪里都不去”。

所以除了1949年的12月21日,毛主席参加了斯大林的庆生以外,一直到24日,斯大林与毛主席再次进行了会面,还是谈到了关于中苏条约的问题,斯大林和苏联依旧是回避核心问题,俨然一副不想签订新条约的想法。

这让毛主席非常不满,但是当时的苏联这么做,我们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对待,毛主席都做好准备在一月份回国,之后再从长计议。

而也是在1950年的元旦,事情竟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在这一天,在大洋彼岸的英国新闻社发了一篇非常吸引眼球的文章,这篇文章上面声称,中共领导人毛主席被苏联人囚禁在莫斯科,而英国方面则在这种论调中,表示出愿意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想法。

作为资本主义巨头的英国如此拉拢,顿时让斯大林失去底气。

斯大林之所以一方面看不起他眼中所谓弱小的中国,但是一方面又不敢完全拒绝我们,就是因为他知道中国人的潜力巨大,不管是苏联给给予新中国援助,还是以英美为首的西方给新中国援助,新中国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崛起。

现在英国忽然跑来拉拢,斯大林怎么可能不怕?

英国人的这一举动让毛主席顿时有了底气,虽然毛主席从未改变过和苏联深入合作的想法,但是苏联人的傲慢也让主席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既然英国人抛出了剧本,毛主席干脆就把这场戏唱完,毛主席随后向斯大林表示自己不久就要回国,国内很多事物还等待毛主席处理。

斯大林这下子才慌了神,他担心的是毛主席回国之后,可能真的会因为苏联人的傲慢态度从而选择与英国合作,与此同时,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发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旗帜鲜明地表示:

“美国将会脱离中国的内战问题,也不在干涉中共统一台湾”。

美国的意思就是,他们愿意付出远东利益来拉拢新中国,英国的拉拢还未平息,美国的拉拢接踵而至,斯大林这才最终无奈妥协。

随后,斯大林与毛主席进行会谈,表示中苏两国签订新的条约,就在这几日进行,而斯大林也希望毛主席能够发表一份声明,表示毛主席在莫斯科是自由的,毛主席自然应允,与此同时,周总理也从北京出发,来到苏联参予两国条约签订的工作。

而在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联在中长铁路,旅顺口以及大连等方面的特权基本被取消,中苏两国在基本层面上实现的平等交往,这个条约自然是让中国人民欣喜若狂,可是对于苏联和斯大林来说,这种外交上的妥协,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所以在谈判期间,也就是1950年的1月30日,斯大林给苏联驻朝鲜的大使写了电报,要求他向金日成表示,朝鲜此前提出过统一朝鲜半岛的想法,斯大林准备找他会谈,并且在这件事情上帮助他。

这也就意味着,当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还在苏联的时候,甚至距离斯大林很近的时候,斯大林瞒着新中国的领袖暗中推动了朝鲜战争,也是基于此前两国的外交原因,斯大林这么做,就是希望能够在朝鲜寻找新的特权,因为朝鲜半岛也有着合适的不冻港。

而斯大林这么做,在明面上就有三大好处:

第一,如果朝鲜开战,此前苏联答应过给中国收复台湾的援助,就能够优先转移到了朝鲜,其实在苏联的心里,他们也不希望见到一个统一的中国。

第二,如果朝鲜战争引得美国介入,那么中国的东北就有被美国威胁的隐患,根据新的条约,苏联有理由全力保护中国领土,那么苏联在东北地区的势力范围就不用撤出。

第三,就算美国不介入,苏联因此也能够彻底控制朝鲜半岛,从而威胁美国实际控制的日本,在战略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稳赚不赔的。

因此,这才有了苏联已经在暗中推动朝鲜战争,但是中国却完全不知情的历史情节,1950年的三月末到四月末,金日成在莫斯科进行外交访问,其中秘密敲定了朝鲜战争的所有细节,只不过斯大林在金日成离开的时候提醒他,回去朝鲜的时候要经过北京,向中国同志通知一声。

也就是说,1950年6月末爆发的朝鲜战争,我国也是在1950年的五月中旬才知道,而且朝鲜人根本没有跟我们商量的打算,靠着斯大林的支持,他们俨然一副通知的姿态。

所以,当时的我们也没有任何办法选择,直到后来美国仁川登陆,其实朝鲜会走到这一步,中央军委在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就已经预测到了这一切,甚至毛主席的人都明白,斯大林在这背后的推波助澜是非常核心的关键。

只不过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新中国要想求得发展,必须要直面这一切的困难,或许苏联人认为中苏两国的条约能够在短时间内签订,就是因为英美搅局让我们取了巧,既然如此,解放军就用朝鲜战争来向全世界表示,中国人并不弱小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在朝鲜战争之后,新中国反而让全世界人瞩目,让所有社会阵营的兄弟国家大力支持的根本原因。

这正好反映了苏联人一贯的秉性:

他们真正敬畏的,是战无不胜的强者。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