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饶草荣“人人都是王羲之”

饶草荣(1898-1984),原名绍荣,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人,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承刘海粟,与张书旂、潘

饶草荣(1898-1984),原名绍荣,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人,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承刘海粟,与张书旂、潘天寿同窗。执教50多年,曾任上饶市(今信州区)政协常委、上饶地区(今上饶市)美协副主席。他修养全面,于诗词、书法、国画、篆刻、中医等领域都有涉猎,尤以书法、国画成就最高。

国画作品《苇边双鹅图》

此画高76厘米,宽41厘米,创作于1963年。现收藏于上饶美术馆(上饶艺术博物院)

《苇边双鹅图》采用传统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作品色调清雅,凸显了花鸟神韵,表达了作者隽永清新、闲适自得的高洁之心。画面描绘了池塘边两只觅食张望、意态悠然的大白鹅,塘边芦苇穿插其中,花叶与之构成点、线、面的对比。塘水清澈,用淡墨勾出,苇叶茎秆浓墨勾染,下垂的苇叶筋脉舒展,线条劲挺有力。用赭石勾染芦花,细腻柔和,芦苇用褐绿、青绿等色彩,以没骨法绘成,层次丰富,生动自然。画面过渡明暗向背关系清晰,呈现出一种恬静闲适的景象。

画面下方题款“顶黄羽白,体大掌肥,家家饲养信江畔,人人都是王羲之”。由此让人想到晋代王羲之爱鹅的故事。王羲之一次出门访友,见一群大白鹅正追逐戏水,姿态矫健,线条优美,被深深吸引,于是找到鹅的主人想将其买下。谁知鹅主人仰慕王羲之的书法,要求以其书法来换。这就是著名的《换鹅帖》的来历。王羲之在养鹅过程中,日日观察、模仿鹅的形态,在挥毫转腕中悟得雄厚飘逸、刚中带柔的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