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窝料是给鱼看的、闻的,并不是给鱼吃的!

众所周知,现实中野钓什么是决定上鱼的重要因素,绝对就是打窝了。因为只要窝子里有大量的鱼,那么怎么钓,用什么钓其实就并没有

众所周知,现实中野钓什么是决定上鱼的重要因素,绝对就是打窝了。因为只要窝子里有大量的鱼,那么怎么钓,用什么钓其实就并没有那么重要了,无非只是上鱼多少的问题。

那么既然打窝是如此重要的一个过程,怎么样打窝才是最科学的呢?首先我们就需要了解打窝诱鱼的原理,从而才能更科学的去决定打窝的方式。

窝料诱鱼原理解析

有很多人开始认为打窝就是诱鱼,所以就觉得只要窝料味形够好,有足够的窝料就能把千里之外的鱼诱到自己窝子里来吃食。其实这是错误的,稍微了解过的朋友都知道,气味在静止水域得情况下也就能扩散个一两立方米,也就是辐射这么大范围,范围里有鱼就能诱过来,想把远处的鱼短时间内诱过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窝料的真正用途其实是为了留鱼,那么哪来的鱼呢?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路鱼,鱼在水下是活动的,当它进去你窝子能够辐射的范围也就自然而然的留下吃窝料了,那么有一就有二,甚至于很多鱼种是成群活动的,这样就能在窝子里聚集大量的鱼群从而形成一个小鱼窝,这时你就是叫个啥子来都能钓上几条。

窝料打多少怎么打才更科学

应该有钓友遇到过这种问题,打完窝子以后确实来鱼了,但是钓个几条就没口了。很大的可能性就是窝子里的窝料被吃完了,鱼在窝里徘徊一会没什么搞头大部分鱼就撤了。这时很多人就选择补窝,但是补完窝料以后依然没口。这可能就有三种原因造成的了,一个是补窝的时候动静太大,诱不到鱼反而还把鱼吓跑了。第二个是因为就算你及时补窝了,但是发窝是需要时间的,时间过长错过了鱼进食的窗口期,结局也就鸡飞蛋打了。第三个原因是窝料大鱼个体不大,数量不多。进窝的鱼没一会就吃饱了,虽然鱼是没有很明显的饱腹感的,但是也有个极限,毕竟肚子装不下了也就不会再吃了。另外鱼在吃窝料的时候并不代表它就吃的非常安心,突如其来的大量食物其实还是会让鱼有些警觉的,只是食物的诱惑最终战胜了这个警觉。但是当它吃的差不多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及时撤离的。

解决方法

所以分析以上的三个问题,1、窝料不会被吃光,2、又不能让鱼吃饱,3、还不能让鱼吃舒服。

所以解决的办法最好就是让鱼闻到香、看着馋却偏偏吃不到,就像我们在半夜突然刷到美食视频的时候,明明不饿结果看饿了是一个原理。

这样在窝料几乎没有损耗的情况下会聚集越来越多的鱼,只要时间够长来鱼得个体也会越来越大。千万不要担心鱼吃不到就走了,他们只会长时间的在窝料周围徘徊,从而寻找突破口能吃到窝料。然而时间越久越吃不到就会越急,这个时候突然从水面落下一个鱼饵基本上就是抢食了。

至于该怎么具体操作也就简单了,可以用细网带包裹窝料,缺点是可能味形扩散不够,也见过用牙签把玉米穿成鱼吃不下的串,缺点是有点老六。其实可以钓小鱼用大颗粒窝料,让鱼看到、闻到甚至能摸到,就是想吃吃不到。钓大鱼把窝料打碎用棉柔巾包成小团,这样窝料的碎末会随着鱼在水下翻拱,从棉柔巾的缝隙里出来,也算是给鱼一点甜头。棉柔巾在水下会随着时间被分解,所以也不会造成白色污染。

最后友情建议广大钓友注意保护环境,需要随意乱扔垃圾包装袋。让我们大家可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中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