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可以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一般是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后者则是由器质性盆腔疾病引起的,也就是生病了。国内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女性中痛经发生率为33.1%,其中原发性痛经占53.2%,特别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大多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出现。

什么是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的来源,是前列腺素。月经是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下不断形成又脱落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体内会释放前列腺素,它的作用是引起子宫的收缩,让子宫内膜排出得更彻底。但在这个过程中,前列腺素也可能会好心办坏事,引起子宫的暂时缺血从而刺激盆腔的疼痛神经元,痛经就出现了。在月经期间吃冷饮或者辛辣食物会加剧痛经,其实也是因为它们加剧了子宫的收缩,让其变成大型施工现场。
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往往有特定的器质性病变存在,比如有下腹坠痛的症状、白带异常并伴随着发烧,可能是盆腔炎引起的痛经。如果月经血颜色为淡茶褐色或者有腥臭味,并同时有发热、下腹痛等情况时,可能是子宫内膜炎症引起的痛经。如果痛经表现为一侧腰痛、小腹有下坠感,可能是附件炎引起。还有痛经越来越严重,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可能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
痛经的程度与什么相关
1.子宫位置:一般情况下子宫分前位、中位和后位。如果是后位子宫,在经期可能会影响经血的流出,更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痛经。
2.年龄原因:痛经容易发生在育龄期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可能会有所减轻,进入中年以后痛经可能会缓解。部分女生在结婚或生完孩子以后,痛经的症状会自行好转,可能和孕期肾上腺素神经退化有一定关系。
3.身体感知: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痛经发生时,有的女生只是感觉小腹下坠,有的女生则觉得疼痛难忍

不痛经的女生身体好在哪
1.继承了家族“不痛经”的体质:这种先天的优势,绝大部分原因与遗传有关。如果妈妈、奶奶、外婆等家中女性长辈均为不痛经者,那生下来的小孩自然也拥有同样的体质。反之来说,若妈妈等长辈是寒凉体质,那孩子的痛经几率也会大很多。所以,我们见到很多备孕的妈妈选择去“调体质”就是这个原因。相对来说,温热性体质会更不容易痛经,身体素质也会更好!
2.经血不“堵”:人的作息、饮食、情绪、环境及习惯都会影响到经期,如果自己本身不占先天优势,属于于寒凉体质,若通过后天的身体维护,还是可以改善痛经情况。女生之所以会痛经,究其根本是因为经血排出不畅所致。而那些不痛经的女生,一般经血不“堵”,排出很顺畅,她们与痛经者相比,可能皮肤更好、更不容易长痘、也更显得精神!
如何缓解痛经
1.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如果是月经期痛经且经量偏多的女性,可能会有贫血症状,可以适当吃一点红枣姜汤、动物的肝脏、血制品等这些食物进行补血滋补。另外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饮食宜清淡,避免大量进食辛辣酸涩刺激性食物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帮助改善月经状况。
2.注意保暖:用热水袋或暖宝宝贴热敷下腹部,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一些研究甚至表明,单用热敷与单吃药对痛经的缓解效果是相当的。

3.补充维生素:研究表明,增加低脂肪素食和奶制品摄入,可以减少痛经发生率。单独补充维生素E(月经前2天到出血前3天,每天500U),或补充维生素B1(100mg/天)、维生素B6(200mg/天)、鱼油补充剂,也会有帮助。
4.药物应急:对于痛到死去活来的女孩来说,上面的缓解效果可能并不适合你,止痛药才是救星。一些女生会担心止痛药吃多有副作用,还怕可能会产生依赖。但其实,像布洛芬、甲芬那酸、萘普生这类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并非阿片类的镇痛药,并不会上瘾。它进入人体后,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源头上减轻原发性痛经带来的痛感。下次要是实在疼得难受,在月经来之前1~2天就可以开始吃,不用连着超过5天吃药,待疼痛可忍受了,停药即可。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