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武松出家后才明白,杀了西门庆、潘金莲,却放过了一个最可恨之人

武松和潘金莲西门庆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水浒传》若干情节里面的一个小高潮。他为兄长报仇,亲手杀掉两个凶手,也算是让兄长死而

武松和潘金莲西门庆之间的恩恩怨怨,是《水浒传》若干情节里面的一个小高潮。

他为兄长报仇,亲手杀掉两个凶手,也算是让兄长死而瞑目。

可是当一切尘埃落定,武松回忆过往的时候,却猛然发现。

在整件事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一个小人物,竟然一直都被自己给忽视了。

这个小人物究竟是谁?他对故事中主人公的结局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这一家人的前尘往事,得追溯到武大郎和潘金莲的那场不般配的婚姻。

因为得罪了地主老财,潘金莲被发配给了武大郎。

卖烧饼的武大郎当然高兴,自己又矮又丑,没什么本事,也不指望有女孩子能跟着自己。

没想到,现在从天而降一个美娇娘,竟然能给自己做老婆,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但是对于潘金莲而言,情况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少女怀春,她也曾幻想过自己未来的夫婿会是什么样子。

但无论什么样,都绝对不可能是武大郎这样。

相比之下,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才是潘金莲心目中如意郎君真正的样子。

武松和武大郎虽然是一母同胞,但基因却偏爱武松。

他英俊帅气,高大威猛,充满了男子气概。

要是不说,谁都看不出来,他和武大郎会是两兄弟。

在见过武松之后,潘金莲开始心猿意马。

她几次三番向武松示好,经常做出一些具有暗示意思的动作。

奈何武松和武大郎兄弟感情深厚,根本不吃她这一招,忙不迭躲得远远的,后来连家都不怎么回。

自负美貌的潘金莲遭到拒绝,心中是又急又气。

就在这个时候,王婆出现了。

在王婆穿针引线之下,潘金莲见到了西门庆,一个同样符合她心中想象的男人。

西门庆虽然是个花花公子,但不得不说,此人的确长了一副好皮囊。

而且潇洒多金,为人又有情调,总之绝对不是憨厚木讷的武大郎能比的。

一开始,潘金莲还不敢逾越雷池。

但因为西门庆持续不断地引诱,再加上王婆又在一旁撺掇,她心一横,也就和西门庆搅和在了一起。

两个人偷情,当然不能光明正大的偷。

西门庆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置办了宅子,平时两人见面,基本都是在这个地方。

本来这事儿是神不知鬼不觉,只要他们不说漏嘴,表面上的平静就不会被打破。

偏偏关键时刻,一个关键人物登场了。

这人名叫乔郓,就是个半大少年,十四五岁的年纪,平时在街上卖水果,把自己打扮成小乞丐。

老实说,乔郓也很不容易,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就要学着养家糊口。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人也没什么志向,仨瓜俩枣就能把他给打发了。

而且,大概是在社会上行走得太久,乔郓身上已经没有了少年人清澈的气质。

取而代之的是老油条的沧桑,还有算计别人的精明感。

有一天,他偶然间碰到西门庆,一直跟在对方身后,竟然撞破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偷情现场。

看到这种情况,他瞪大了眼睛,捂住了嘴巴,不敢声张。

但是转念一想,这西门庆大小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潘金莲又是别人家的老婆。

现在他可撞破了两个人的大秘密,完全可以靠着这个机会,敲他们一笔。

于是,乔郓私下找到王婆和西门庆,明里暗里告诉他们,自己已经知道了他们的秘密。

如果想让他把嘴巴闭上,不把秘密说出去,那就最好表示表示诚意。

言外之意,乔郓就是来要钱的。

如果西门庆给的钱让他满意了,他保证守口如瓶。

他以为自己敲诈勒索还挺熟练,没想到,西门庆根本不吃他这一套。

西门庆行走江湖多年,怎么可能让一个孩子给威胁。

王婆更是个相当精明的人物,又怎么可能让乔郓得逞。

于是,灰头土脸的乔郓不仅没拿到钱,还惨遭一顿毒打,差点儿让他找不到回家的路。

从那之后,他就对西门庆怀恨在心,一直在想着,怎么样才能报复回去。

明着报复肯定是不行的,他就是个普通人,不可能是西门庆的对手。

不过,他转念一想,有一个人倒是可以利用起来。

找了个合适的机会,乔郓专程来到武大郎的面前。

把潘金莲和西门庆偷情的事情告诉了对方。

还一个劲儿地怂恿武大郎,男人头上被戴了绿帽子,这是绝对不能忍的事情。

要他说,就该给奸夫淫妇一点颜色看看。

这很明显是乔郓的激将法,他根本不在乎武大郎会不会吃亏,也不是真心实意关心武大郎。

他这么做,纯粹就是想把武大郎当个刀子,随便用上一用。

武大郎被他这么一刺激,果然一时冲动,找到了潘金莲,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潘金莲到底还是胆子小,唯恐事情闹大。

可王婆却是个不嫌事儿大的人,像之前撺掇着潘金莲出轨一样。

这一次,她又撺掇着潘金莲给武大郎下毒。

而等到武松找到空闲,回家看望兄长,等待他的就不再是嘘寒问暖的兄长,而是躺在棺材里面色铁青的兄长。

武大郎的脸色已经说明了一切,很明显,他是被人毒杀的。

不费吹灰之力,武松就弄明白了真相。

他一时怒火攻心,找到潘金莲和西门庆,把这两人一起杀了,给自家兄长报仇雪恨。

背负了人命的武松,当然也不可能正常地在社会上行走。

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前尘往事,他才会上梁山,又经过阴差阳错的发展,后来才会正式出家。

算起来,武松把所有伤害过武大郎的人都解决了。

尤其是潘金莲和西门庆这两个罪魁祸首,把他们杀死,他绝对不会后悔。

但他偏偏遗漏了乔郓,这个看起来作用不大,却在关键节点推动了事情发展的小人物。

如果乔郓没有发现西门庆的秘密,没有去敲诈勒索,可能这件事情还会继续被藏在地下。

如果乔郓没有怀恨在心,在武大郎面前使出激将法,或许武大郎会被一直蒙在鼓里。

虽然可怜,但也不至于像后来一样丢了性命,什么也没能得到,包括公道。

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事情,武松就不会杀人,也就不会背上官司,不得已逃到梁山。

那样的话,说不定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里面,有一个的名头就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后来的许多进展,故事主人公的命运,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都是由乔郓这个不起眼的人推动的。

历史上,其实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人。

他们不是故事的创造者,更不可能成为吸引目光最多的角色。

但偏偏他们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个行为,就会在整个化学反应中扮演催化剂的角色,改变事情的最终走向。

这也正是历史的神秘和美妙之处,如果用宏观叙事的视角来看待历史,那么他们可能只是舞台上的边角料。

但如果把视角压缩一下,用中观或者微观的视角来看,他们就会成为主要角色。

包括武松也是这样,他一开始忽略乔郓,其实就是忽略了细节。

后来想起乔郓,就是因为在用微观视角复盘,这才能够看到细节。

不同视角的切换,往往能够得到不一样的结果。

这也告诉我们,研究或者看待历史人物的时候,切记不要太过片面。

回溯过往的时候,尝试着放大或者缩小,可能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参考资料:

1、小人物大关联——论《水浒传》郓哥、唐牛儿的作用——《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7-10,共4页

2、无奈与反抗——论《水浒传》中潘金莲的悲剧命运——《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4-77,85,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