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和买手机似的,续航低于500公里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这个段子背后,是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最真实的写照。当比亚迪月销30万辆、特斯拉ModelY霸榜时,东风风行推出的星海S7却上演了一出"优等生考砸了"的戏码——配置表能打90分,销量单上却只考了59分。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台号称"价格屠夫"的中大型纯电轿车,到底差在哪口气?


在比亚迪海鸥都要卖7万多的今天,星海S7直接甩出10.99万起的定价,轴距2米9、车长近5米的中大型轿车尺寸,这波操作堪比"自助餐厅卖盒饭价格"。
入门版就有6秒级加速、555km续航,顶配还带座椅通风加热,硬件配置确实能打。但现实很骨感:最高月销2935辆的成绩单,在比亚迪动辄月销3万+的对手面前,就像班级第一和倒数的差距。


问题出在三个"要命"环节:首先新能源车市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纯电轿车不过4米8。
星海S7愣是把车长拉到4米93,这尺寸在燃油车时代是行政级待遇,但在电动车市场就像"穿西装送外卖",消费者觉得浪费又费电。其次东风风行的新能源招牌不够硬,大家买电动车就跟找对象似的,宁要"大厂普男",不要"小厂暖男"。
再者纯电版全系砍掉快充这事,简直就是"自废武功"——现在谁家楼下没几个快充桩?慢充8小时充满的设定,活活把上班族逼成"充电站钉子户"。

好在东风风行及时祭出增程版这个"后悔药",12.99万起就能买到1250km综合续航,相当于给钱包和续航焦虑同时打镇定剂。
这招确实聪明,毕竟现在买新能源车的人分两派:一派是"死忠电动党",另一派是"薛定谔的油车用户"——嘴上说支持环保,身体却很诚实想要加油自由。增程版正好卡住这群摇摆用户的痛点。

数据对比更显荒诞:顶配18.99万的星海S7纯电版,加速能跑进5秒俱乐部,续航650km;隔壁比亚迪秦L EV顶配13.98万,尺寸小两圈但品牌光环加持。
这就好比餐馆里88元的佛跳墙卖不过38元的红烧肉,食客们不是不识货,而是不敢赌新厨子的手艺。

星海S7的遭遇,折射出新能源车市三大怪现状:第一,参数内卷已到魔幻程度,6秒破百、500km续航成标配,消费者反而麻木了;第二,品牌认知固化严重,新玩家想出头得先交"信任税";第三,车企总想给用户"我全都要",结果用户只想要"刚好够用"。
就像手机厂商狂堆摄像头数量,用户其实只关心拍人像美不美。

这车最大的尴尬在于错位竞争:想用C级车尺寸打A级车市场,就像拿青龙偃月刀切西瓜——不是刀不好,是用错场合。
现在年轻人买车讲究"精准匹配",要空间大的直接看SUV,买轿车的更看重品牌和保值率。星海S7两头不靠,反而暴露了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集体焦虑:技术我有,诚意我足,但用户就是不买单。
如果你是手握13万预算的准车主,你会选择尺寸越级但品牌力弱的星海S7增程版,还是加钱上比亚迪秦LEV?留言区聊聊你的选择逻辑,说不定能帮到纠结的准车主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