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手机时代的开创者,苹果的知名度绝对是家喻户晓的,但凭借着这份影响力,也时不时在界限上反复横跳,不仅享受着更加丰厚的福利,还想着摆脱中国制造。
一边展开“中国行”策略,口口声声绝不会离开中国,一边将生产线迁移印度地区,如今一个消息传来,全面禁用苹果手机?库克万万没想到,“制裁”来得这么快!
众所周知,苹果通过数十年来积累的口碑,占据了不少得天独厚的优势,享受着不少可观的红利,虽说销量并非全球厂商里的第一,但赚取的利润却是毋庸置疑排行首位。
单是2022年,苹果就凭借着18.8%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占据了市场里高达85%的利润,其他同样知名的一线厂商只能瓜分剩下的15%。
多出这么多的利润从哪来的?封闭制定的支付系统、号称环保不配备充电器活动等等,正是这一点一点项目为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铸成了如今家财万贯的苹果公司。
而近两年时间,这些项目也时常被各方针对,各种诟病也一直被消费者们指指点点,包括“咖喱味iPhone”也深受争议,令苹果的口碑出现“滑铁卢”。
比如说指定的苹果Apple Pay支付系统,在各种APP会员费、充值行为上抽成,促使不少影视类APP和音乐APP等会员逐年递增,从曾经的10元变成了如今普遍的25元以上的高价。
针对支付系统的绑定行为,俄罗斯反垄断局(FAS)就指控其存在垄断行为,并做出罚款,库克不得不缴纳了12亿卢布平息风波。
再比如说苹果的充电器事件,口口声声以“降低污染、防止过度浪费”的名义,不再给用户们配备充电器,引起了不少人的吐槽。
事实上只是为了减少成本开支,同时促进消费者们在购买iPhone之后,继续购买价格昂贵的原装iPhone充电器罢了。
而针对这个行为,巴西也发起了多次警告,要求苹果要想iPhone产品能够在巴西市场继续售卖,就“必须配备充电器”,否则将给予禁售处罚。
不仅如此,欧盟、巴西以及我国工信部联合向苹果发出充电器整改的“最后通牒”,要求将Lightning接口更换成USB-C接口,否则每年需要递交营收10%的罚款。
很显然,这份罚单若是执行,苹果需要付出的代价并不小,绝对不是库克希望看到的,但整改必然会影响到苹果充电器领域带来的收益,苹果就开始变相整改。
随着iPhone 15系列发布,我们可以看到确实更换上的USB-C接口,但仍旧加持着MFI认证机制,与安卓手机根本不能互通。
要知道欧盟和工信部要求整改的意义,是为了增加各厂商通用的效果,减少铺张浪费造成污染的影响,只要苹果与安卓充电能够互联,那么每年即可减少数万吨废料的产出。
与其不配备充电器的口号相呼应,真正保护环境的举措丝毫没有给予帮助,却口口声声降低污染,“双标”的态度令人作呕!
不过,相比于苹果在各方面的敛财行为,加入“棱镜门”监听事件的影响更加巨大,甚至令其时不时插足政坛。
俄方由于特殊原因,率先就下达的一切官员禁用苹果的措施,甚至未来可能还要禁止个人使用iPhone产品,但令库克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有一个国家也宣布了类似的举措。
据报道显示,不久前土耳其的法定货币“土耳其里拉”迅速贬值,在汇率层面上下跳动,库克就选择停止在土耳其市场销售。
可这同时引起了土耳其官方的不满,认为苹果这个行为损害其利益,加上美、土双方国际关系产生变化,迅速下达相关部署,正式宣布禁止iPhone产品在当地市场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据业界知情人士称,我国也展开了类似俄方一样的举措,逐渐将“官员不允许使用海外品牌智能手机”进行“明文规定化”。
以前国内对苹果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禁用苹果产品的往往都是军事要地,如今显然开始变得更加严苛。
尤其在华为局势逐渐变好的当下,未来产能、市场份额逐渐提升,未必没有全面禁用苹果手机的可能。那么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