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输送千万吨绿醇绿氨,内蒙古2000公里绿氨醇动脉如何改写能源板块

【了解更多资讯,可私信留下联系方式或关注'金联创氢能'公众号】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能源转型正加速迈

【了解更多资讯,可私信留下联系方式或关注'金联创氢能'公众号】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能源转型正加速迈向深水区。近日,内蒙古蒙氢管网有限公司发布重磅招标公告,宣布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绿氨、绿醇管道网络建设。这一跨越千公里的“绿色燃料动脉”,不仅将内蒙古的绿氢资源转化为可大规模运输的绿色燃料,更标志着我国氢能产业从“制”到“用”的关键突破。

千公里绿色动脉:解码内蒙古绿氨绿醇管网

根据规划,内蒙古将率先建成四大核心绿色燃料管道:

赤峰-锦州双线并进:同步建设299公里绿氨、绿醇管道,年输送量各达500万吨,直通辽宁出海口,打通“草原绿氢”走向全球的海陆通道。

巴林左旗-林西-元宝山绿醇管道:354公里线路年输200万吨,串联蒙东能源枢纽。

兴安盟-通辽-赤峰绿醇大动脉:总长1025公里、年输300万吨,贯穿内蒙古东部经济带,创下全球绿醇管道单线长度之最。

数据来源:金联创氢能数据库

据金联创氢能数据库统计,截至2025年4月,赤峰市涉及制绿醇项目13个,总投资494.119亿元,共制绿醇产能404.26万吨/年;通辽市涉及制绿醇项目4个(其中一个已终止),总投资52.1亿元,共制绿醇产能110万吨/年;兴安盟涉及制绿醇项目8个,总投资651.575亿元,共制绿醇产能315万吨/年。

数据来源:金联创氢能数据库

数据来源:金联创氢能数据库

数据来源:金联创氢能数据库

据金联创氢能数据库统计,截至2025年4月,兴安盟涉及制绿氨项目4个,总投资254.91亿元,共制绿氨产能83.16万吨/年;赤峰市涉及制绿氨项目2个,总投资48亿元,共制绿氨产能60万吨/年。

数据来源:金联创氢能数据库

数据来源:金联创氢能数据库

为何选择绿氨绿醇?破解氢能运输“卡脖子”难题

相比气态氢运输成本高、储运难的痛点,绿氨(NH₃)和绿醇(如甲醇)具有显著优势:✅ 能量密度提升:液态氨储氢量是高压氢气的1.5倍,甲醇更可直接作为清洁燃料;✅ 基础设施复用:可兼容现有石化管道和港口设施,降低改造成本;✅ 国际市场需求:日本、德国已规划进口绿氨替代燃煤发电,万亿级市场亟待开发。

改写能源版图:一条管道的多重战略价值零碳工业革命:500万吨绿氨可满足千万吨级钢铁企业清洁炼钢需求,绿醇直接驱动船舶、重卡脱碳。区域协同发展:通过“赤峰-锦州”管线联动长三角,内蒙古绿色燃料将直供上海等氢能产业先行区。技术攻坚标杆:项目要求压力管道设计GA1级资质(最高等级),推动氢能储运材料、智能监测等核心技术国产化。2025关键节点:中国氢能进入规模化应用时代

此次由内蒙古蒙氢管网有限公司招标,根据《内蒙古能源绿氢及绿色燃料管网第一阶段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及可行性研究项目》(项目名称),这些管道将于2025年6月底前完成可行性研究,2025年底启动建设。这意味着:⏰ 两年内,全球首个千公里级绿氨绿醇管网将从蓝图走向施工; 五年内,内蒙古“一干双环四出口”氢能走廊将初步成型,成为欧亚大陆绿色能源贸易的新支点。

当沙漠戈壁的风光电力化作奔涌的绿色燃料,当草原深处的氢能通过管道汇入全球能源市场,内蒙古正在书写一部新时代的“能源传奇”。这条全球最长的绿氨绿醇管网,不仅是技术工程的奇迹,更是一场关于零碳未来的豪赌——赌的是中国有能力重新定义21世纪的能源规则。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氢氨醇前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