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一届开放国会论坛召开,其中关于科技领域的讨论越来越激烈,而其中清华经济学院院长白重恩发表的演讲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他在演讲中着重强调了各国科技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国应该无偿向发达国家分享光伏硅片制备技术,话里话外表示“科学无国界”,发展的眼光不能局限于一地,应该顺应全球化潮流。
但真的还是想问一句,科学真的没有国界吗?白重恩院长所讲的真的有实行性吗?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钱三强先生说过这句话,但人们经常只关注前半句话,而习惯性地忽略后半句话。现在被白重恩院长断章取义地搬用到演讲中,让人忍不住怀疑他说这番话的用意。科学真的没有国界吗?
美国以前的科技一直以来都领先我国,芯片半导体、航天、人工智能等方面,当时我国一直落后美国。
为了突破高端技术的壁垒,我国科学家勤勤恳恳地奋斗在科研前线,任劳任怨,才使我国的科技发展有了如今辉煌的成就,这其中的艰辛谁人能真正的感同身受。
这也正是白重恩院长被抨击的原因之一,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各方面的科技发展都一穷二白。
美日国家在那个时候怎么不与中国共享高科技的核心技术,甚至美国还阻止我国钱学森先生回国发展,不断地对我国科技实行科技制裁,背后搞小动作。现在我国有了领先世界的科学发展,再来提科学无国界是不是显得有些可笑?
我国现在突出发展的是光伏产业,虽然这是美国科学家最早提出来的科学思路,不过美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就,我国看到了光伏发电在未来发展的潜能,加大了投资科研力度,最终取得了领先世界的光伏硅片制备技术。
近年,随着国家局势的发展,国家提出限制部分光伏技术出口,这曾经引发了民众的广泛讨论,有人支持,那当然就有人反对,而白重恩院长正好就是反对的那群人,理由是不利于中国光伏企业的海外发展。
但扪心自问,我国的顶级科技信息哪怕与美日国家共享了,我国企业就真的能安心在国外扎稳脚跟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华为事件、大疆事件都是血的教训,这些都表明了美国容不下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准确的说是限制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强大,所以我国光伏企业在海外能全面开花吗?
白重恩院长在提出共享科技信息这个建议时,有没有将美日的态度及我国企业的后续发展考虑进去?
但也不能全盘否定白重恩院长的建议,因为他有些建议适应我国未来发展的走向,但就现在的国际形势和发展来说,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白重恩院长提出中国需要向外寻求开放和合作,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科技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开放、合作有利于我国与世界科技的交流和进步,但不能是无偿共享。
白重恩院长觉得国际合作可以提高我国的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并指明现在全球都面临着气候变暖的严峻问题,而光伏产业如果能够推广全国,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气候问题,瞬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这就是明显的理论与现实严重不符的情况,光伏技术再好,推行研究也需要条件和时机 ,现在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每个国家也没有都具备这样的研究条件。
先不说美国与我国实行贸易战,打击我国企业的发展,就说美国对我国的敌视态度,就让我国对共享“退避三舍”,美国从未真正地接纳过我国,而是想掌控我国的发展走向,这一点两国永远达不成统一,而我国也绝不会屈服。
所以合作可以,共享不可以。
科技就是一把双刃剑,弱肉强食,这是千百年亘古不变的真理,我国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提高国际威望,而是需要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保护好我国的科研成果,有剑不亮和没有剑完全是两回事,近代史的我国就是一个例子。
白重恩院长有他的考虑和远见,但不适合我国的发展状况。新时代,新科技,如何平衡科技竞争与合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要想找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式,并不是我国主动共享信息就能简单解决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国的科技发展会越来越好,到时候这些问题可能会更符合我国发展的答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