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珙县镇域经济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场会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高果率队到珙泉镇中心村、底洞镇锦绣村、上罗镇下罗社区,实地考察、听取工作汇报,并召开座谈会部署镇域经济提质增效工作。

会议强调,各单位、企业和乡镇要融入全市、全县的工作大局,找准角色定位,以不服输的精神拼经济、搞建设。
▶要通过实际行动抓落实,以项目为抓手,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制定清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要抓好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围绕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产业规模,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育经营性和技术性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园区基地和企业快速发展。
▶要强化要素保障,全面梳理存量建设用地,盘活闲置、低效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能,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用地支持。
▶要探索园区运营模式,立足于经济效益和市场情况研判风险,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产业助农增收。
镇域经济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衔接乡村,是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是镇域经济的强劲引擎。
据了解,本次现场会调研点位是各乡镇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以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招引培育的富民产业,能有效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推动镇域经济蓬勃发展。
01 珙泉镇中心村肉兔养殖项目
公司发展肉兔养殖规划了一期、二期项目。其中,2023年6月,一期项目投资1500万元,建设10栋养殖大棚,已实现年出栏商品兔约30万只,年产值约1500万元。2025年2月,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800万元,拟建设肉兔养殖大棚8个,项目建设运营后可实现肉兔年出栏量20万只,实现产值1000万元,吸纳长期用工人员50余人。探索推行“龙头带动企业+专合社+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的运营模式,推动“四联共富”,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致富。


02 珙泉镇食用菌生产基地
基地预计总投资500万元,项目通过专业团队运营管理,打造年产150万斤食用菌生产基地。目前,该基地运营项目试运营,已完成2万包秀珍菌包种植,完成9000斤菌菇采摘销售。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带动就业40人。


03珙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于2019年开始建设,面积33平方千米,覆盖锦绣村、芭蕉村、两河村、陈泗村、富源村5个村,辖2497户9149人,已建成优质桑园1.2万亩园区总体呈现“一心三区”发展布局,科学建构“1+2+N”现代产业体系,引领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相继于2022年2月被评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023年2月被评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正争创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延伸产业锦绣村桑枝食用菌项目总投资约900万元,建设1500平方米恒温出菇大棚,改建原村小、废旧出菇棚1250平方米作为生产及配套设施用地,项目落地后,预计年出菇25万袋,产值300万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为群众提供年采摘劳务收益37.5万元,提供本地务工就业岗位40个,带动就业群体年增收9000余元。


04上罗镇稻渔虾综合种养循环农业园区
上罗镇引进稻虾综合养殖和瘦身鱼养殖项目,规划建设1500亩四川省稻渔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以“酿酒稻+生态鱼虾”种养、高端生态瘦身鱼标准化养殖以及石板溪生态娃娃鱼养殖等“三大特色产业”为主导,打造稻渔虾综合种养循环农业园区。稻虾综合养殖示范基地,实行“一季稻、三季虾”的产业模式,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975万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00余万元、解决群众就业2万余人次,带动项目区800余人在家有劳动力群众务工,实现年务工增收200余万元、年人均务工增收2500元。


▲效果图
来源:珙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