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班,塞班!
几年前,一条泰国大姐找狗的视频火遍短视频平台,大家讨论最多的除了大姐粗犷的嗓音,可能就是问塞班是什么意思?
塞班除了是那条狗的名字,还是一个岛屿的名称,塞班岛。

塞班岛是美国二战后取得的一块海外领地,位于北马里亚纳群岛,占地面积185平方公里,植被茂密,风光秀丽。
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就位于北马里亚纳群岛的海域内,这里的海岸线蜿蜒绵长,物种多样,气候宜人,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不少中国人也会选择塞班作为旅游目的地,除了上述优点之外,语言文化几乎没有障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这就有点意思了,塞班岛虽说是美国的托管地,但和中国的渊源颇深,且岛上大部分居民都有华人血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塞班岛的原住民是查莫罗人和卡洛琳群岛移民的后裔,由于岛屿位置相对与世隔绝,岛民们一直处于原始部落状态,平静地生活着。
16世纪,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这座世外桃源般的小岛被西班牙殖民者发现,整个北马里亚纳群岛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多年。
1899年,西班牙为了经济利益,将北马里亚纳群岛卖给德国。1914年,日本凭借强大的海军攻占了北马里亚纳群岛,并通过《凡尔赛条约》取得了该岛的统治权。
日本当时的野心很大,想要完成环太平洋统一大业,北马里亚纳群岛就是他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立的太平洋战略据点。不但部署了大量的舰船兵力,还在当地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补贴军费,这是塞班岛的第三次易主。

甘蔗种植是人力密集型产业,为了压缩成本,日本开始从中国招募了大量劳工去岛上干活。
这些人主要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包括台湾、福建、广东等地,这批人就成为了塞班最早的华人移民,为了躲避战祸,大部分人在一战二战后选择在当地生活、工作、结婚、生子,世世代代地繁衍下去。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宣布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势逆转。
美国和日本争夺的焦点就是太平洋的统治权,美国凭借强大的海陆空联合作战能力将日本部署在太平洋各个岛屿的基地一个一个荡平,其中就包括北马里亚纳群岛。

1944年6月15日,美军登陆塞班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占了日军的水上飞机基地,统一了全岛,日本人死走逃亡不成气候,塞班岛又成了无主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成立了,将马利亚纳群岛暂时交给美国托管。
塞班岛战役中,很多重要基础设施、民房、道路毁于一旦,急需重建,美国也开始从世界各地招募劳工。于是大批中国和菲律宾劳工都响应号召去了塞班岛打工,主要从事制衣和旅游业。
1986年,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举行了全民公投,成立了自治政府,并正式成为美国联邦的海外领地,外交和国防权归属美方。
美国正式拥有塞班岛之后,开始大刀阔斧进行发展建设,他们看中了当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重点打造旅居产业。

塞班岛旅游之所以红火,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海岛风情以外,还埋藏着一个改变二战战局,让中国抗日战争提前结束的“秘密”。
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1945年8月6日,美国用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10天后,日本就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去塞班岛,大多都会顺便去旁边的另一座天宁岛打卡,因为这座岛上有一处战争遗迹——两枚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的组装地。所以去塞班岛旅游,除了能享受阳光沙滩以外,还能顺便进行一波反法西斯教育,对青少年也非常友好。

2009年,塞班开始对中国大陆游客实施免签入境措施,于是国内各个旅行社纷纷上架塞班旅游产品。
花费不多就能领略到热带岛屿风情,对比马尔代夫的性价比高出不少,海岛游再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属产品,一经推出就饱受好评,来塞班岛的中国游客络绎不绝。

随着赴岛中国游客增多,有些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爱上了这种世外桃源般的逍遥生活,干脆在当地买了房,或者投资一些产业,进行投资移民。
当地政府自然非常欢迎,兴建了各色别墅洋房迎接他们的主人,长期居住的华人自然有更多元化的需求和消费,大大促进了当地的GDP。
来到塞班岛上的有钱人越来越多,除了吃喝玩乐,有钱有闲的人最想干什么,自然不用多说。
2010年,博华太平洋开始投资塞班的赌场和房地产,想把塞班岛打造成第二个赌城,起初一切顺利,但是随着美国政府对博彩业的监管越来越严,导致后期资金链断裂,博华皇宫项目于2023年关张大吉。

博华宫
根据2023年最新人口普查信息,塞班岛常住人口大约5.5万人,以亚裔人口居多,其中中国人占比20%-30%,从这个数字来看,貌似算不得大多数。
但是考虑到岛上常年中国游客占比极大,且从事旅游业服务,出镜率比较高的也都是华人面孔,所以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到处都是中国人。

归根到底,塞班岛还是美国的领土,而且是重要的太平洋战略据点,“第二岛链”战略要地,华人很难获得绿卡和公民身份。加之近年来,美国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对中资项目的审核越来越严苛。
例如,2023年,美国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叫停了中方在塞班岛的5G网络建设计划,并调整了对华签证政策,进一步限制中国公民赴塞班岛旅游。
如今中国游客再想去塞班岛旅游可不如过去方便了,首先,免签停留从过去的45天缩短为14天,还必须提前购买返程机票,并提供酒店预订单、资金证明等材料;其次,美国海关也会加强对中国游客的审查力度,要求提供英文行程单和当地联系人的信息。
另外,中国大陆也没有了直飞塞班岛的航班,必须由韩国、日本、菲律宾中转,机票价格也上涨了不少。

疫情后,当地旅游人数锐减,物价却随着通胀水涨船高,普通餐厅人均消费都在30美元以上,酒店价格最便宜的一晚也在80美元以上,已经不太适配大多数人的旅游花销,所以选择塞班岛旅游的目标人群逐渐萎缩。
即便你克服了重重阻碍,备齐了各种材料,你还是要被限制携带和使用无人机和专业摄影摄像装备赴岛,因为美国在岛上部署了军事基地,怕人偷拍。
随着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只怕美国可能进一步收紧中国公民的入境政策,建议有意向去塞班岛旅游的人还是提前通过驻华使领馆确定一下最新政策,免得扫兴而归。

塞班岛当地华人生存状态也有巨大差异:
在1990年以前移民的那部分人已经完全融入了美国,他们英语流利,从事高收入工作,衣食无忧;
1990年到2010年来到塞班岛的华人大都是做旅游业相关服务的,曾经享受到了华人游客较多的红利,但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下滑,他们也面临留下还是回国的选择;
而最近10年移民的华人则部分通过“假结婚”和“黑工”留下,因为没有合法身份,只能从事底层劳动,还随时面临被遣返的风险。

由于岛上商品非常依赖美国进口,所以物价一直居高不下,后两种华人移民收入比较低,生存状态堪忧,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岛上的医疗条件也非常有限,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还能治,万一生了重病只能去关岛或者美国本土医治,费用很高;岛上有专门给华人开设的私立学校,里面有中文课程,但是学费也比较昂贵。
因为美国针对华人社群的种种不利因素,不少塞班岛上的华人选择回国谋生。特别是疫情之后,选择回国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中资项目人员和旅游业从业者,根据塞班岛当地华人组织统计,目前常驻华人只有约2000人左右,相比最高时候1.5万人,已经下降了80%。
所以说,曾经塞班岛上到处都是中国人的盛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占据最大外国人口群体的是菲律宾裔,大约35%,其次是孟加拉、泰国大约17%,中国人仅占常驻人口的5%,只能算少数族群。
未来,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岛上的人口构成可能还会进一步演变。

虽然华人数量减少,落地签政策收紧,也没有直达航班,但对于喜欢海岛游的人来说,塞班岛依然值得一去。
作为西太平洋的热门旅游胜地,塞班岛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二战历史遗迹闻名。1.5公里周长的军舰岛四周,环绕着白沙滩和珊瑚礁,你可以在这里浮潜,欣赏热带鱼群和二战沉船残骸;你可以在世界第二大洞穴潜水点,一探梦幻的深蓝色光泽,挑战全世界潜水爱好者的圣地;还可以在麦克海滩见到“七色海水”,赏日出日落。
那么如果你有足够长的假期和充足的粮草供应,你会选择带着家人去3000公里外的塞班岛旅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