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晚上,大家边吃年夜饭边看春晚,突然间,电视机里出现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画面:几个身形灵动的人形机器人,在舞台上扭动着优美的舞步,甚至转起了手绢,俨然一副东北老乡跳秧歌的架势。
这一刻,你可能还不知道,这些机器人背后的核心零部件,竟然出自苏州吴江的一家企业——欧菲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欧菲尔的成功之道:从零部件到机器人整机苏州欧菲尔智能科技并非一夜成名,这一切要从2012年说起。
那年,欧菲尔智能科技刚刚踏进机器人制造行业,和日本知名企业那智不二越合作生产机器人零部件。
彼时,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还在萌芽阶段,欧菲尔的入行也算得上是赶上了好时候。
得益于精细的制造工艺,合作的第一批产品一炮打响,让欧菲尔在业内迅速站稳了脚跟。
此后,公司迎来了高速发展。
接连不断的合作让欧菲尔在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从三菱到节卡,从博世家族的Kassow到灵猴,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成了欧菲尔的长期合作伙伴。
如今,欧菲尔从生产机器人零部件起步,逐步扩展到工业机器人整机的研发,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这种发展态势下,欧菲尔智能科技也在不断寻找合作机会,力争在机器人领域走得更稳更远。
与东南大学的成功签约,就是一个例子。
今年2月,在吴江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欧菲尔与东南大学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研发和生产软体焊接机器人。
这款软体焊接机器人二代机已经成功问世,即将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不仅提升了欧菲尔的技术水平,更增强了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通过这些合作,欧菲尔不仅学到了先进的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这过程中,欧菲尔不断优化自己的生产线和研发团队,为未来的进一步扩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研发:软体焊接机器人的独特优势提到软体焊接机器人,你可能会好奇,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器人?
传统焊接机器人拥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但它们在操作灵活性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焊枪转动幅度小,经常会遇到焊接死角,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而欧菲尔开发的软体焊接机器人采用了仿生学原理,焊枪可以像大象鼻子一样自如弯曲转动,即使在复杂环境下也能轻松完成焊接任务。
公司经过不断创新,设计了可以自由转动的软体关节臂,同时搭载了自主研发的环形视觉传感器,能够在狭小空间内重新构建场景并精确定位焊缝,通过“力-位-电”参数信息融合传感,实现焊缝主动跟踪。
此外,欧菲尔还开发了一整套创新集成操作系统,通过各种协同运动算法和技术,实现场景建模、焊道排布、轨迹生成、碰撞预测等功能,使得复杂和危险环境下的焊接任务变得更为容易。
前景广阔: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预计会达到55.6万套,同比增长14.2%。
这意味着,市场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大,前景十分广阔。
赵金龙作为欧菲尔智能科技的总经理,对此充满信心,他表示,公司将根据市场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拓展机器人种类和应用范围,逐步向智能化、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通过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欧菲尔希望在未来能够进入“人机协作”的生产模式,实现“用机器人造机器人”的梦想。
每天,欧菲尔的工程师们不辞辛劳地工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更多高性能、高智能化的机器人产品。
赵金龙透露,目前公司正在重点研发针对细分领域的工业机器人,不断推动智能化进程。
接下来,欧菲尔计划进一步拓展业务,向机器人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力图成为一家全产业链企业,为苏州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智造之城”贡献力量。
在这个庞大的市场舞台上,欧菲尔智能科技的故事正是中国制造从跟随到领航的一个缩影。
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欧菲尔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跨越,也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面对未来,赵金龙和他的团队信心满满,他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欧菲尔必将在机器人制造领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他们的“智”造之路,还在延续。
这个故事是关于梦想的起点,也是无数中国企业奋斗的缩影。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拥抱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欧菲尔的下一个精彩篇章。
这就是吴江企业的“智”造之路:从零部件到整机的故事,一个关于坚持、合作和创新的故事。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像欧菲尔一样的中国企业能够崛起,为世界展现中国智造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