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果果老师,线上语文老师+国际汉语教师一枚,十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擅长个性化教学,熟悉语文学习的底层逻辑,是学生眼里的开心果,家长心中的定海神针。
生活中你是否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呢?
明明想着去晾洗衣机里的衣服,但接了一个电话后,转眼间就给忘了。明明想着去学习,一摸手机就给忘了。明明刚刚手里还拿着那个东西,一转身就给忘了放哪了。这样的场景太多了,每次都是想要做啥,但一转眼就忘了,每在这时候,我总是会怪自己记忆力不行。直到后来我读了《认知觉醒》后,我总算明白了,不是记忆力不行,而是我们大脑短暂储存空间有限,一下子记不了那么多。
01
大脑储存空间我们的大脑看起来很厉害,但意识所能处理的信息数量并不多,大概只有7个左右,有的人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但都在7个左右。
举个例子吧: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里面有关于专注力的7个小球,意味着我们短时间内能储存在大脑的事情也只有7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7个小球总是很难长时间聚在一起,特别是面对生活中的琐事时。
一个小球记得要去烧水,一个小球记得要去拖地,一个小球记得要去晾衣服,以此类推,7个小球的记忆已全部被填满。
这时候如果再出来另一件事情的时候,这7个小球就得腾出空间去处理这件事。
这就是明明想着要晾衣服,却被电话给打断的原因。
学霸之所以能够成为学霸,主要是因为他们可以长时间的让大脑中的7个小球同时关注一件事情,以保证高质高效的学习。
而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其实也不怪他们。
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时,可能有一个小球在想着下课找谁聊天,中午吃什么,一会儿去买个什么零食。
以此来推,真正用于学习的小球可能也就三四个吧。
而那些不学习的小球还可能正在干扰影响着那些学习的小球,这样一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日积月累,差距就出来了。
人与人之间的能力竞争,说白了就是脑力资源利用率的竞争,我们能多开发一个小球的脑力,就能多一点竞争力。
有些人看上去坐在那里学习,但他们脑子里的杂念正在上下翻腾,这也是我们俗称的“行尸走肉”。
表面上学习,实则心里只想那些轻松有趣的事情,这种状态非常影响我们的专注力。
《认知觉醒》里给出了一个方法处理这些情绪,那就是---写下来。
比如,你正在看书时,突然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想法,这时不妨把这个想法
写下来,然后问自己:“这个想法有意义吗?我现在想它有必要吗?”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摒弃那些杂念,保持自己的专注了。
《认知觉醒》里说:“我敢肯定,只要你了解了”写下来“的真正威力,一定会对这个习惯爱不释手。”
凝神呼吸,训练小球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说:“一个很有效也很神奇的方法就是凝神呼吸。”
“凝神呼吸”就是闭上眼睛深呼吸,然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
坚持做这种练习我们就能养成专注的习惯,这也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
凝神呼吸看起来简单,实际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没关系,只要我们持续的去训练,我们的专注力自然会越来越强。
训练自己的注意力需要我们做到有意识的去练习。
比如,我们在读书时,就全力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感受。
当我们吃饭时,就全力的去感受食物在我们的舌尖运转的感受。
当我们在睡觉的时候,就全力的去感受我们的身体由紧张进入松弛的状态。
归结下来,无论训练小球还是调节小球,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开发大脑用于学习的脑力资源。
朋友,恭喜你闯关到了这里!
既然我们的大脑储存是有限的,那就从现在开始去训练我们的七个小球吧,让我们那有限储存的大脑去更好的专注于一件事情。
从此和明明想要晾衣服却被电话给截胡的现象说拜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