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对于各国来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大到工业生产,国防建设,小到生活需求,都需要用钢铁作为辅料或者直接当成原料。因此,随着各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钢铁的运用也不断的进行了优化,而我国,经过相关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尤其是前些年,更是制造出厚度仅0.02毫米的超薄钢材,用手就可以撕开,成功打破日德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垄断,这令各国感到很不可思议,就连美国的公司,也因此来找我国寻求合作。
这种超薄的钢材因为像纸一样可以直接被撕破,因此被称为手撕钢,很多人认为,这种材料一撕就破,并没有什么实用性,其实不然,这种材料在电子元器件方面有很大的用途。由于手撕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柔韧性,使其成为很多电子元器件原材料的首选。特别是一些新型的电路元件,都需要用这种材料进行制作,所以对于各国的工业生产来讲,十分重要。
此前因为制作难度较高,且各国需求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只有日德两国愿意花费大价钱进行研发,这也导致这项技术被这两个国家所垄断,全球各国需要使用这种材料就不得不找这两个国家购买。再加上我国发展总是被西方各国针对,因此我国决定打破这一被人“捏着软肋”的僵局,实现国产化。
据了解,我国在研究这种材料时,也遇到很多的困难,因为钢铁在被压缩到0.1毫米以下时,其性能就会发生特殊变化,影响钢铁的材质,特别是其中各个元素的比例稍微有些变化,钢铁的硬度等性能就会大幅度下降,虽然我国的钢铁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这项技术我国也是历经重重磨难,花费了四年多的时间才成功突破,最终制造出厚度只有0.02毫米的超薄钢材。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种材料在全球的需求量不是很高,对于我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大,但是这种材料的成功研制,却从侧面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比如用这种材料衍生的钢铁成分调节技术,使我国的钢铁生产企业可以自由调节钢铁中的元素比例,进而制造出硬度不同的各种原材料钢以及拥有特殊功能的钢材。对于我国其它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研制成功这种特殊材料,不仅打破日德两国的技术垄断,也标志着我国从一个钢铁生产大国,逐渐“进化”成了一个钢铁生产强国,对我国的综合国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