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3年东北二王如何引起全国追缉?新中国第一张通缉令因此诞生

1983年2月12日,大年三十的夜晚,沈阳街头鞭炮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火药与饭菜的香气,家家户户沉浸在春节的温暖与团

1983年2月12日,大年三十的夜晚,沈阳街头鞭炮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火药与饭菜的香气,家家户户沉浸在春节的温暖与团圆中。

而‬在沈阳空军463医院内,一场突如其来的血腥悲剧刺破了这份喜庆。

那晚,王宗坊与王宗玮两兄弟潜入医院小卖部,撬开房门行窃,医院值班人员发现他们的形迹可疑,将二人带至外科室盘问,面对质询,王宗玮从腰间掏出一支偷来的手枪,枪口喷出火光,瞬间打破了节日喧嚣。

医院政治部副主任周化民、教导员刘福山、医生孙维金、司机毕继兵当场倒在血泊中,另有员工吴永春、李作舟、卢文成身负重伤,血染白墙,这场大年夜的枪声,不仅反过来‬掩盖了鞭炮的热闹,更留下了一片惊恐。

当沈阳市公安局接到报案,民警火速赶到现场时,王宗‬坊‬、王宗‬玮两人早已逃之夭夭,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这起血案,不仅震惊了沈阳,更点燃了一场历时7个月零6天、横跨全国的追捕风暴。

这对兄弟是谁?他们为何如此冷血?这起春节悲剧,又如何成为新中国治安史上的一道深刻印记,牵动无数人的心弦?

一、兄弟的罪恶起点

王宗坊与王宗玮,沈阳大东区的两兄弟,因家乡在东北而被后人称为“东北二王”。

他们的犯罪之路并非突发,而是从小恶积累而成。

王宗坊,排行老二,生性懒散贪婪,小学时便在沈阳闹市街头掏包行窃、撬门砸锁,偷窃成瘾,1974年与1975年,他先后两次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收审,留下案底。

1979年,他在沈阳市大东区辽沈卫生院担任药剂员期间,再次因盗窃被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这份工作本是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却未能阻止他滑向深渊。

王宗玮,排行老三,与哥哥不同,他胆大心狠且狡猾异常。

1976年12月,他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四年,至1980年复员,进入东北机器制造厂六车间当工人。

按理来说,,王宗‬玮‬当过军人,理论上不应该如此坏。

但‬他的军旅生涯并非光荣。

早在参军前,他与王宗坊潜入沈阳市大北监狱某驻军值班室,盗走3支手枪,服役期间,他私藏100余发子弹和5颗手榴弹,复员后将这些军火偷偷带回家中藏匿。

这对兄弟,一个惯偷,一个冷血,早已在生活中埋下罪恶的种子。

1983年2月12日,而‬大年三十的夜晚,成为他们罪行的引爆点。

那晚,他们混入沈阳空军463医院,趁节日人少,撬开小卖部房门,盗走三条香烟、1000多元现金和30包味精,他们之所以偷走这些东西,是因为这些在当时是过年的紧俏物资。

但他们的偷窃行为显然不可能无人在意,当时在医院的‬值班人员发现两人行迹可疑,将他们带至外科室盘问。

王宗玮面对质询,未发一言,直接掏出手枪,连续扣动扳机。

枪声震耳,在场的政治部副主任周化民、教导员刘福山、医生孙维金、司机毕继兵当场毙命,而‬吴永春、李作舟、卢文成几人重伤倒地。

这场血案,四死三伤,血腥程度令人发指,“二王”暴力本性的彻底暴露。

枪声很快惊动了周围的居民,他们立即报警,就在这个跨年之夜,沈阳市公安局接到报案,而后迅速出动民警赶往现场,然而医院内只剩尸体与哭声。

就在警方处理现场,并且追击两个凶手的时候,“二王”已蹿上南下的47次列车,逃离沈阳。

而‬这场大年夜的血案,拉开了他们流窜全国、挑战治安的罪恶序幕。

二、五次逃亡

“二王”逃离沈阳后,展开了一场横跨多省市的逃亡与作案,公安机关五次围捕均告失败。

第一次是在‬2月15日晚9点,也就是案发之后的第三天,在47次列车上,乘警检查乘客行李,发现王宗坊的黑色提包内藏有一支手枪。

正当乘警质问时,王宗玮突然开枪,打伤乘警,趁火车紧急停车,两人跳车逃至湖南衡阳南30公里的西里坪。

第二次‬是在‬2月17日,衡阳冶金机械厂干部伍国英等人前往新分配的楼房,发现两人正在房内吃东西,并察觉王宗玮兜内藏枪。

伍国英下楼报警,“二王”尾随下楼,抢夺一辆自行车逃跑,追赶中开枪打死张业良,打伤蒋光熙、李瑞玲、刘重阳三人。

在两人‬再次‬作案的时候,衡阳警方接到通知,立即设卡堵截,但‬却因地形复杂让他们再次逃脱。

第三次‬是‬3月3日晚7点,“二王”潜入湖北武汉第四医院理疗室,准备过夜,而‬实习女医生周建媛前来取物,发现二人后被王宗玮用枪托击昏,倒地不起,随后有人报警,警察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可是‬王宗‬坊‬、王宗玮‬兄弟二人藏匿‬水平非常高,最终还是让他们跑掉。

第四与第五次紧密‬连接在一起,3月25日上午10点,武汉岱山检查站民警车信岩与民兵熊继国在路边拦查,王宗玮趁人不备开枪,打死站长王云、民警李信岩及一名工人,重伤熊继国。

随后,他们与闻讯赶来的岱山派出所民警发生激烈枪战,边打边退。

路遇骑车经过的工人詹小建,王宗玮开枪将其射杀,夺车逃离武汉。

这‬五次交锋,从列车到检查站,他们用枪声与鲜血一次次突破重围,公安机关的追捕屡屡受挫,社会恐慌随之蔓延,这对兄弟的暴力与狡猾,不仅是对生命的漠视,更是对治安的挑衅,这种猖狂,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二王‬很快也因为他们的行为,提前走到人生尽头。

三、通缉令诞生

“二王”的猖狂行径,迫使公安部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

1983年5月17日,公安部发布《关于追捕持枪杀人犯王宗坊、王宗玮的通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悬赏通缉令。

通告详细写道:

“今年二月十二日,辽宁省沈阳市犯罪分子王宗坊、王宗玮盗窃财物被抓获时,开枪行凶潜逃。而在逃避追捕中,二犯先后在四十七次列车、湖南衡阳、湖北武汉行凶,打死打伤多人”。

为迅速缉捕,通告规定:

“提供线索查证属实,奖励500元。提供藏身地点并抓获,奖励1000元。协助抓获,奖励2000元。”

同时警告:

“窝藏或知情不报者,依《刑法》第162条追责。”

在1980年代初,500至2000元的悬赏是一笔巨款,足见案件的严重性,通缉令发布后,“二王”踪迹一度消失,直到8月29日下午4点,江苏省淮阴市百货商店两名女财会人员被抢走装有2万1000元现金的手提包。

案发后,淮阴市公安局确认罪犯为“二王”。

他们携带蚊帐、筒袜等野外生存物资,40天内横穿江苏、安徽,逃至江西,这张通缉令发布之后,公安虽未即刻抓住他们,却唤醒了全民的警惕,为最终围歼埋下伏笔。

四、广昌落网

猖狂多日,“二王”的逃亡在江西广昌画上句点。

9月13日上午8点,广昌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刘建平在路边发现二人,立即报案,派出所所长邹志雄、刑警队干部刘细鹏、司机陈步山与刘建平一行四人在离县城4华里的小港养路段追上“二王”,双方展开枪战。

公安缴获2辆自行车及一个包裹,内有2支枪、8000元现金、蚊帐、长袜、警服、军服、半导体收音机、袖珍地图和化妆油,其中一支枪来自武汉岱山检查站。

只是‬,“二王”再次逃脱。

公安部获悉后,向江西省公安厅下令:

“尽一切努力,围歼二王,为民除害!”

指挥部在广昌盱江林场成立,公安、武警、军队、民兵近3万人组成4个包围圈,逐步缩小搜索范围,9月18日下午6点,武警参谋吴增兴、班长甘象清、战士黄力生等人发现“二王”从无路山坡往山脚下滑,双方交火。

年仅30岁的吴增兴被击中胸膛,光荣牺牲,甘象清身负重伤。

“二王”疯狂的行径让‬公安部队十分愤怒,他们‬最终始终拒捕,选择开枪,二王‬最终被其他武警乱枪击毙。

这场中秋前夜的围歼,结束了7个月零6天的噩梦,却以吴增兴的生命为代价,正义在此地‬降临,枪声震山林,也留下沉重的回音。

二王‬最终没有被送到法庭上进行审判,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但是‬他们作恶多端,手上沾满了鲜血,当场击毙,实则‬是最好的结果。

而在1980年初,因为‬社会转型加速,治安管理尚未跟上,“二王”的流窜暴露了公安装备落后与协调不足的短板,在研究之后,发现了民间信息的重要性,于是乎,新中国首个悬赏通缉令的诞生,这是法制进步的标志。

除此之外,1984年1月29日,公安部结案报告总结二王案‬所反映的问题,因此推动特警、指挥中心与应急预案的建立,这场追捕,不仅终结了罪恶,更催生了治安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