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亘古
90cm×90cm ║ 纸本水墨 ║ 2023年
◆ 独白
——温中良的西部山水
文|张渝(著名美术理论家,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陕西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陕西省国画院研究员、《收藏》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
形态学意义上的西部绘画,筑基于田园和边塞。其特点是以小摄大,境界苍茫、宏远,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之类。相比之下,江南绘画虽然也和西部绘画一样游目骋怀,但西部形态的绘画,气象往往更阔大。以笔墨言,西部形态的绘画,笔墨细节未必丰富多姿,却大道至简、大道直行。

北地祥云
186cm×97cm ║ 纸本水墨 ║ 2024年
自长安画派始,陕西当代山水画语言丰富,形态多样。但真正翻开中国绘画史新篇的,是长安画派及其之后的艺术家关于西北人文地理的开拓。那种不同于古代,也不同于近现代绘画形态的西北山水,最显著的风格就是长风三万里。

边地生灵
186cm×97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三万里的长风中,粗线条的发展谱系是——赵望云、石鲁为首的长安画派→崔振宽→李才根→温中良。这个谱系的立足点,是不同于江南的西部形态。陕西其余优秀的画家,暂不在此谱系考察。

夏雨初收祥云起
168cm×69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在李才根远阔、雄朴的风格之后,温中良在他的西部,向江南山水画的鼻祖董源做了些许回归。这种回归既在于江南艺术家生活艺术化、趣味化的审美纬度,也在于董源个人的山水图式。这也是我每看见温中良的作品,总能想起董源《潇湘图》《龙宿郊民图》的原因。但是,精神根脉上,温中良的艺术还是西部山水的骨架。

山岳回响
138cm×69cm ║ 纸本设色 ║ 2022年
作为80后的年轻艺术家,温中良致力于西部绘画形态的建设,其处江湖之远,不再如范仲淹那样“忧其君”,而是自甘江湖之远,一如苏轼的独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云间翱翔
186cm×180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中良画小品,有大气象。
观其为朋友所画之小品,顿时想到自己曾在某短视频里看到的远山重重相叠之景。将其与中良画并置,山水为中良画,中良画亦为山水矣。中良其人其画,都不时尚,某种程度上说,它还带有独白的姿态。问题是,他的“独白”究竟是什么?

寂
168cm×69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中良的“直白”在西部。众所周知,西部形态的山水在宋代以后的绘画史里基本是空白。真正在学术意义上填补此空白的,是“长安画派”以及“长安画派”之后的艺术家。中良在“长安画派”之后的艺术家阵营。

厚土
97cm×186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
由“空白”到“直白”,再到“独白”二字,不免想到诗人胡弦的《独白》——
独白
回忆就是消耗。
我并不希望我的梦从我这里
把一部分你抽离。
有次,在一座古建筑里,
我望着墙上的老照片,
忽然明白:时间并没有改变一切,
它只是让纸张发黄,
而对于其中年轻的面容,
却从未触及。
“时间并没有改变一切”。
西部依旧是不同于东部的一种存在。即使曾经沧海桑田,但西部就是西部,不是东部,更不是其他。

寄心处
42cm×68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寂寥如烟
42cm×68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净土
42cm×68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天净沙
42cm×68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自在雪域
33cm×33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亘古
19cm×26.7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金秋
19cm×26.7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静静的山野
19cm×26.7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静水无声
19cm×26.7cm ║ 纸本设色 ║ 2024年

北地
35cm×68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
横屏欣赏 效果更佳


苍山如血
21cm×68cm ║ 纸本设色 ║ 2023年
关于温中良

河南舞阳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品分别被国内多家美术馆收藏,十余篇学术论文发表于《美术研究》《美术》《中国书法》等学术期刊。
现为:
九三学社社员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青年理论家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社科院书画艺术中心特聘研究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郑州市政协嵩山书画院特聘顾问
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
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