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他领着一队哭哭啼啼的明军,收复哈密,殊为难得

1524年,吐鲁番汗国速檀(苏丹)满速儿以2万骑兵攻打明朝肃州。甘肃巡抚陈九畴率军疾驰500里,击退来犯之敌。这是明朝最

1524年,吐鲁番汗国速檀(苏丹)满速儿以2万骑兵攻打明朝肃州。

甘肃巡抚陈九畴率军疾驰500里,击退来犯之敌。

这是明朝最后一次在西域用兵。

陈九畴上书:

“今即不能如汉武兴大宛之师,亦当效光武绝西域之计。”

好无奈啊,明世宗无奈放弃西域,明朝的西北版图从哈密退到嘉峪关。

哈密曾是明朝西北最前沿,从1443年明英宗开始,数代君臣为争取此地而绞尽脑汁。

其中,以明孝宗时期右佥都御史许进收复哈密一战最可惜。

那是绝好的一次恢复对西域控制的良机。

一、西域往事

自秦汉以来,中原对西域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到唐朝时,丝绸之路的商贸达到顶峰。

安史之乱后,吐蕃逐渐占据西域。

北宋时,因西夏的存在,西域几乎难以涉足,而经年的战争和无度开发,也让西北的经济实力日益衰退,直到蒙元时才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到明朝朱元璋时,西域实际为原蒙古附属东察合台汗国控制。

1397年,朱元璋设罕东卫:

“自是番戎慑服,兵威极于西域。”

1406年,朱棣设哈密卫,明朝在西北的疆域达到最大:

“迎护朝使,统领诸番,为西陲屏蔽。”

但在达到经略西域巅峰的同时,朱棣也埋下了一颗雷:

他大力扶持的哈密王脱脱,并没得到当地贵族的普遍认同。

所以,1411年脱脱去世后,哈密地区就陷入了明朝、蒙古(瓦剌、鞑靼),以及1456年从东察合台汗国分裂出来的吐鲁番汗国的哄抢中。

而1449年发生的“土木之变”,更是让西域人开始轻视明朝。

1493年,吐鲁番速檀阿黑麻攻陷哈密,绑架了明朝支持的哈密忠顺王陕巴,夺走王印,然后轻蔑地看着明朝:

明孝宗,你能把我咋滴?

二、得寸进尺

大学士丘浚建议,哈密事关重大,必须由兵部尚书马文升亲自带队出征。

但满朝文武都认为,最大的外敌还是北境的蒙古,没必要小题大做。

于是,明孝宗派兵部侍郎张海、都督侯谦两人走一趟西北。

没成想,这两人压根儿没去哈密,半路就返回交差了,说:

“西域远方,势难兴师。哈密存亡,不必过烦中国。”

气得明孝宗把张、侯二人下了狱。

通事王英献策:

“只要断绝商贸,西域胡商一定怨恨阿黑麻,可不战而退。”

明孝宗照办了,结果,胡商们却说:

“是天朝放弃了我们,就别怪我们站阿黑麻了!”

阿黑麻一看,明朝就这点能耐啊,1494年再次占据哈密。

兵部尚书马文升寻思,再不出征,真没脸了!

三、非许进不可

1495年,阿黑麻的老窝被袭,回师救援,留下大将牙兰和1000人留守哈密。

明军的机会来了。

牙兰在西域赫赫有名,骁勇狡猾,能拉开六张弓,晚上睡觉要换十个地方,神出鬼没的。

马文升跟部下杨翥商量:

“听说罕东有条小道,不出10天即可到达哈密,我们出兵6000,日夜兼程袭击,一定能活捉牙兰!”

杨翥说:

“思路没问题,只是西北路途艰险,众将皆畏惧不前,谁来领兵呢?”

马文升说:

“非许进不可!”

58岁的许进此时身在兖州,本来要去陕西做按察使的,任命书却迟迟不来。

一天,他问朝廷来使,为啥还不下任命啊?使者回答:

“无他故,哈密事大,北虏复逞,急欲用公尔。”

5年前,许进曾驻守北疆重镇大同,勤修军备,边防肃整,蒙古使者到边关时,纷纷下马摘掉兵器,毕恭毕敬地听候许进的安排,没人敢大声喧哗。

四、异乌悲鸣

许进一上任,立刻着手:

1、联合吐鲁番的宿敌、蒙古小列秃出兵袭击并断了牙兰的粮道。

2、兵分前后两路共4000人,迅速集结嘉峪关。

当时明军普遍怯战,士气不高,与洪武、永乐年间雄视四夷的气魄不可同语。

1495年11月,4000名极不情愿的将士踏上了西征之途。

明军不知有多少年没涉足西域了,当时的西北,不再绿洲遍布、草肥水美,取而代之的是刺骨寒风和漫漫黄沙。

残阳西下,许进集合全军,加油打气。

突然,一只奇怪的黑鸟停在附近,悲伤地大声鸣叫。

情绪迅速点炸,将士们无不嚎啕大哭。

许进慷慨激昂地说:

“男儿报国,死沙场幸耳,何泣为!”

众人听后,又都收住泪水,振奋起来。

半夜下起雪来,约好来会合的罕东兵仍然没到,众人迟疑中,许进说:

“兵贵神速,不能再等了!”

就这点热乎劲儿,还不赶紧的。

许进冒雪急行,六天后抵达哈密。

牙兰没想到,弱鸡明军中居然还有许进这样的将才,直接开溜。

哈密城中剩下的番兵稍做抵抗后,800多人全数投降。

五、错失全局

收复哈密后,许进又献上两策:

1、留部分明军及罕东兵分守各处,协防哈密。

2、分化吐鲁番各部,伺机攻灭之。

可惜,明孝宗依然继承了自明宣宗以来的政策:

怀柔为主,打完就撤,出事再说。

当时的吐鲁番汉国四面树敌,加上许进出兵、明朝绝市,处境极其尴尬,不得不在1497年时重新向明朝服软上贡。

1498年,明孝宗封陕巴为忠顺王,哈密又回到了原点。

还是没有像样的驻军,还是靠当地人来互相牵制,并消极等待着下一次的叛乱。

早在明英宗时期,各地卫、所的逃兵,每年已有数万,屡禁不止。

许进可不像后来的戚继光、李如松、袁崇焕等名将,是靠招募得来的兵,很能打。

他带的兵,还是朝廷分配的卫所制度下的“府兵”,战斗力菜得一批。

所以,1495年的收复哈密,殊为难得。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

自评:从哈密退到嘉峪关,大概有1200里的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