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为进一步发挥专业化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4年年度案例》(中英文版)。全国及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华律师协会、中华商标协会、新闻媒体代表近30位嘉宾现场参加了本次发布会。发布会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路光主持,副院长方炜发布。
据了解,自2014年11月6日成立以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妥善审理了一批具有规则指引价值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件。今年起,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于每年4月公开对外发布上一年度典型案例,持续发挥典型案例和裁判规则价值引领作用,共助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本次新闻发布会共发布8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涵盖专利、商标、著作权、竞争垄断四大知识产权主要审判领域,涉及医药、通信、种业、平台经济与数据等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创新成果,体现出加大护航重点领域产业创新力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助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服务知识产权法治进程发展、为世界知识产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等5大特点。
其中,在全国首例经营者集中审查反垄断行政纠纷案中,聚焦集中本身引发的竞争问题,促进司法审查与行政执法在专业标准上的深度衔接,案件所涉经营者集中附条件实施后,所生产的耳聋治疗药品进入医保,降价幅度超过40%,惠及社会公众;在侵害“老板”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中,敏锐关注到数字经济背景下商标侵权行为样态翻新的特点,适用股东责任穿透、连带责任扩张等制度“组合拳”有效粉碎侵权链条,有效净化市场环境;在《落叶》等百余幅美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案中,进一步厘清美术作品借鉴与抄袭的边界问题,为类案审理提供有益参考的同时,也体现出依法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理念;在标准必要专利侵权与使用费费率案中,对标最前沿国际司法实践,首次明确标准必要专利侵权之诉合并审理的法律要件,有效促进两知名通信企业间全球许可纠纷的实质性解决,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贡献了中国司法智慧。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四庭庭长谢甄珂回答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四庭法官刘欣蕾回答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提问
未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理念,持续发挥专门法院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职能作用,加大司法保护规则经验提炼总结力度,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提供更加坚实司法支撑,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法治保障。
扫码查看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4年年度案例》
(中英文)
供稿: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编辑:张雨禾 肖飞
审核:王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