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这个新专业面向“卡脖子”领域,仅2所广东高校开设,就业不愁

近年来,我国的很多普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明显过剩,并产生了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一些新专业尤其是“

近年来,我国的很多普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数量明显过剩,并产生了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

与之相对应的,一些新专业尤其是“新工科”专业由于开设的高校很少,且面向人才紧缺领域,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特别好,基本上不愁找不到工作,薪资水平还很高,发展前景特别好,工业软件专业就是其中的代表。

工业软件是2024年教育部新增的29个本科专业之一,属于工学门类下的交叉学科,是计算机大类的一个专业方向,涉及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核心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AI软件工程、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机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孪生技术、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毕业生可进入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半导体等行业,从事工业软件研发、智能制造系统设计。

之所以设置该专业,主要是因为工业软件是当前我国被“卡脖子”的关键领域之一,目前国产化率不足10%,人才缺口高达50万,高端研发人才尤为稀缺,随时可能被外国限制,从而影响国内产业安全以及高端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4年教育部新增工业软件本科专业,并将其纳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通过政策倾斜(如专项经费、招生指标)加速学科建设。

目前,我国开设工业软件本科专业的高校只有2所,分别是广东工业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都是广东的高校。

之所以首批开设工业软件本科专业的高校全部集中在广东,主要是因为广东是中国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前沿阵地,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尤其在东莞、广州等地已形成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万亿级产业集群,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并且人才需求也最为迫切。

另外,广东省政府将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列为战略性产业,并推动高校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新型工业化发展。

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的工业软件本科专业的特色与优势:

一、广东工业大学——工科强校的“硬核”底蕴

1. 学科实力与科研平台

. 顶尖学科支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为A-(全国前8%),计算机科学ESI全球前1%,工程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 国家级科研平台:依托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精密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工业软件核心技术攻关。

​ . 军工级项目经验:学生可参与军工级智能制造项目,如船舶、汽车制造领域的工业软件研发,直接对接国家重大需求。

2. ​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 . 多专业融合班:组建“2+2”工业软件多专业融合班,前两年强化数学、工程基础,后两年聚焦工艺知识自动化、数字孪生等核心领域。

​ . 课程特色:开设结构性工业软件、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等课程,注重算法与工业场景结合,如C++、Python编程与工业大数据分析融合教学。

3. ​校企合作与就业优势

​ . 头部企业资源:与西门子、发那科共建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学生可参与华为、广汽研究院等企业的智能制造项目。

​ . 就业竞争力:毕业生人均获3个以上offer,南方电网、大疆等企业校招优先录用,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起薪达12-15k。

4. ​国际化与行业认可

​ . 国际“硬核”标签: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工业自动化专利数全国前五,凸显技术自主性。

​ . 产学研转化:通过产学研专利育成转化中心,推动工业软件在160余家企业应用,转化经济效益超10亿元。

二、东莞理工学院——产业高地的“属地化”红利

1. ​区位与产业集群优势

. ​万亿产业集群:地处东莞(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与华为、vivo共建“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大二即可进入企业项目组。

​ . 政府强力支持:获省市15亿专项经费建设工业软件实训中心,实验室设备与华为松山湖基地同步更新。

2. ​课程与实践创新

​ . 前沿技术融入:课程涵盖数字孪生、工业大数据分析等,引入华为鸿蒙系统开发、Morgan Stanley合作项目等实战内容。

​ . 跨学科融合:软件工程专业增设通信软件、嵌入式系统等方向,注重硬件与软件协同开发能力培养。

3. ​就业与区域服务

​ . 高就业率与本地化:2023届毕业生95%留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超93%,主要进入东莞电子信息龙头企业。

​ . 产业服务能力:参与国家大科学装置(如散裂中子源)建设,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应用。

4. ​师资与学科突破

​ . 顶尖师资团队:拥有华为鸿蒙首席科学家陈海波等产业界领军人才,指导学生参与操作系统级研发。

​ . 学科快速跃升:软件工程学科首次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批广东省应用型示范专业。

总体上,广东工业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的工业软件本科专业以“产业定制化”为核心,广东工业大学侧重技术攻坚与全国影响力,东莞理工学院更强调属地化服务与就业直达,各有千秋,但是在就业方面都是很有保障的,考生可根据职业规划与地域偏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