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3岁的付长钢是一名来自湖南的无业人员,每天有活就干,没活就躺在小旅馆里睡大觉。一向好吃懒做的他年轻时因为受不了种地的苦头,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直接离家出走了。从那以后,付长钢一个人在外生活,不结婚也不生子,每天赚多少就花多少,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每天最大的目标就是让自己吃上一顿好的,感觉只要吃上一顿酱猪蹄,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殊不知,他这样的生活习惯正在悄悄地腐蚀着自己的身体健康。

2021年4月13日,早上付长钢还躺在床上睡懒觉,突然,旅馆老板猛地敲门让他赶紧交这个月的房租。他听后赶紧从床上坐起,却突然感到大脑昏沉沉的,就像是被一团棉花包裹着一样,视线也开始模糊。可门外的敲门声还在不停地响起,付长钢赶紧起身开门,一边用手揉了揉太阳穴,一边听老板算房租。可头却越来越疼,仿佛被一根看不见的绳子在紧紧勒着。
在交完房租后,旅馆老板看到他痛苦的样子,便好心提醒他今天社区有免费的基础体检,可以去看看。付长钢听后心想既然是免费的,那正好去检查一下。很快,检查结果就出来了。医生严肃地提醒道:“大爷,你的高压已经高达164/108mmHg,体重也严重超标,心脏听诊有杂音。建议还是去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调整不良生活习惯。”付长钢听后,不以为意的撇撇嘴,认为这都是医生想坑钱的借口罢了,于是压根没理会医生就走了。
6月4日,这天付长钢接到一个工地上的活,只需要帮着拌水泥就行了。就在他再次扛起一袋水泥时,胸口突然传来一阵前所未有的绞痛,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捏住了心脏一般疼得他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付长钢赶紧停下脚步,颤抖着放下肩上的水泥袋。可这股莫名的胸痛并没有缓解,反而每一次深呼吸都伴随着疼痛的加剧,仿佛连呼吸都成了一种负担。

付长钢不由得紧紧捂住胸口,眉头紧锁,脸上也露出了痛苦的表情。渐渐地,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即使张大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还是觉得氧气不够用。付长钢蹲在地上,双手无力地搭在膝盖上。一旁的工友注意到了他的异常,赶紧上前关心他怎么了?付长钢此时难受得压根说不出话来,身子开始止不住地摇晃。工友一看,顿时吓坏了,立刻帮忙拨打了急救电话。
到达医院后,医生迅速对他进行了相应的抢救措施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血压:168/112mmHg,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静息状态下:窦性心律,V2-V5导联ST段水平压低0.1mV,T波倒置 ;心脏彩超:LVEF 55%,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减弱,二尖瓣轻度反流;冠脉CTA:左前降支:中段90%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75%狭窄。
医生建议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可由于付长钢身边没有一位亲属,院方只好求助警察帮忙寻找他的家人,并为他进行基础治疗。很快,付长钢多年不见的两位哥哥从几百公里外的老家赶了过来。在听了医生的建议后,两位老人立马询问:“心脏支架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手术?”

医生耐心地解释道:“通常,当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尤其是左主干、前降支近端等这类关键血管上时,心肌就会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心绞痛甚至是心肌缺血。而心脏支架手术就是在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上植入一个支架,从而迅速恢复血流,缓解心肌得不到血液供应的缺血缺氧状态。并且,做完手术后的患者心肺功能也会改善,正常的工作、运动都不会有太大影响。”
付长钢的哥哥们听后觉得这个手术确实很有必要,于是和子女们商量过后,就赶紧签了字。很快,在做完手术后的24小时内付长钢就感到胸痛消失得无影无踪。出院的那天,也是很细心叮嘱道:“支架仅仅只是解决局部的狭窄,要想不复发,术后还要长期服用治疗,控制自己的血脂、血压及血糖。”
付长钢听后郑重地点点头,自从和哥哥们久别重逢后,他不仅深刻意识到了当年的错误,也开始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回到家后的他除了按时吃药以外,还彻底戒烟戒酒,饮食上也坚持低盐低脂,猪肘牛腩这类油脂丰富的食物更是不敢再碰。

日子一天天过去,付长钢很快就瘦了快六七斤。去医院复查时也显示心电图ST-T恢复正常,冠脉内血流通畅。但付长钢并没有因此有所松懈,受到鼓舞的他继续保持着之前健康的生活方式,风雨无阻。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23年3月12日,这天是付长钢家人的乔迁宴,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饭。突然,他刚举起筷子就感到胸骨后一阵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手中的筷子差点掉在桌上。紧接着,这股灼痛像电流一样向付长钢的左肩和下颌放射,疼得他的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脸色变得苍白,嘴唇也开始发紫。
家人赶忙询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可付长钢还没来得及说话,就直直地往后倒去。付长钢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渐渐变得模糊,仿佛生命正在从他的身体里一点点流失,耳边还传来家人们急切的呼喊声……

当付长钢被送进抢救室后,他的心电图显示V1-V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医生们看到这个情况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赶紧为他除颤并注射肾上腺素。可惜命运无常,付长钢最终还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
付长钢的家人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情绪崩溃地大声哭喊着,哥哥甚至差点晕倒在地。明明上午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付长钢的家人哭着质问道:“当时做手术的时候你们不是说做了心脏支架就能恢复心脏功能吗?还说什么支架有十年以上的寿命,为什么现在才短短2年不到,这么一个大活人就因为心脏病没了!更何况他还一直清淡饮食,戒烟戒酒,今天你们一定要给我个交代!!”
医生听后也感到十分匪夷所思,如果真如家属所说,那付长钢再次复发的概率很低,更别说病情恶化了。医生不由得怀疑付长钢也犯了绝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常见的错误——未严格遵医嘱服药。可很快就遭到了否认:“我看你就是在推卸责任!他一直按时按量服用,他的服药记录本上记得清清楚楚,不信现在拿来对峙!肯定是心脏支架手术给害了啊!”

眼看事情就要陷入僵局,医生只好追问付长钢的饮食、用药和睡眠情况。经过一番抽丝剥茧后,医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他怒斥道:“真是糊涂啊!难怪近几年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就是因为有如此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在这2件事上栽了跟头,付长钢也不例外,犯了同样的错误,心梗不复发才怪!”
第一个错误:未注意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
手术后的恢复阶段,付长钢一度恢复了较好的状态,症状减轻,生活似乎回到了正常轨道。但他忽视了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对他来说,构成了隐形的健康风险。心脏支架手术后,医生明确告知他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以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常见的药物。然而,付长钢在自己的饮食管理上并不够细致,他在日常的饮食中,特别是蔬菜水果的选择上,忽略了某些食物会与抗血小板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例如,西兰花、菠菜、甘蓝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会加速血液凝固,降低抗血小板药物的效果。付长钢虽然意识到清淡饮食对健康有益,却未能明确区分哪些食物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哪些会削弱药效。更为严重的是,他经常食用大蒜,这种食材在高剂量下会增强抗血小板药物的效果,导致血液过度稀薄,使得心脏支架部位容易出血,导致出血倾向增加。这种不当的食物搭配,使得药物的疗效不稳定,最终导致心脏血管内膜受损,形成血栓的风险大大增加。

医生指出,很多患者忽视了这一点,认为药物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忽视了药物与食物之间的重要平衡。药物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饮食调整同样需要遵循医嘱,以达到治疗与预防并行的效果。没有对抗血小板药物的相互作用进行控制,就像是在为自己的健康埋下了定时炸弹。
第二个错误:过度运动和不适当的运动强度。
付长钢的第二个错误,是他在心脏支架手术后的恢复期内,过度进行剧烈运动,忽视了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恢复初期,医生明确告知他,应该逐渐恢复运动,避免剧烈的、高冲击力的运动,而是选择适度的散步或轻度的有氧运动,逐步恢复体力。但付长钢却觉得自己年轻,身体恢复得比较快,于是开始参与高强度的运动,尤其是跑步和举重。过度的运动强度给心脏带来巨大的负担,尤其是对于已经有心脏问题的人来说,过度运动极易引发心脏事件。

尤其是在运动后,运动引起的高强度血液流动会使得冠状动脉发生暂时性的血管收缩,加重已狭窄的血管壁的负担,增加发生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风险。付长钢自己并未察觉到,心脏支架后的血管虽然得到了修复,但它依然是一个“脆弱的重建结构”,长期高强度的运动增加了血管的负荷,可能会导致支架附近的血管再次受损,从而增加再狭窄的风险。更糟糕的是,过度的运动会引发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加剧血压波动,诱发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医生指出,许多心血管病患者在手术后的恢复阶段,总是急于恢复原有的运动状态,却没有考虑到身体的负荷和恢复过程中的细微差异。过度运动的背后,是心脏无法承受的代价。心脏支架并不是万能的,虽然它可以恢复血流通畅,但对于整个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并没有消失。过度运动可能导致心脏的负担过重,形成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风险。
(注:《63岁男子做完心脏支架,3年后复发走了,医生科普:3点原因显而易见》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