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网上查到的有关不开第一枪的来源和意义。
不开第一枪”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中的重要原则,起源于毛主席在1939年提出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原则起源:这一原则是1939年3月30日,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五纵队司令秦启荣所属部队杀害和抓捕八路军指战员200余人后,由毛主席提出的。
深刻含义:
捍卫和平:体现了中国对和平的珍视和坚守。
师出有名:在战争中争取法理上的主动权,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师出有名有利于保障军队的士气,容易爆发出最强的战斗力,不开第一枪是力争师出有名,不兴无名之师。
保持克制:面对挑衅和威胁时,中国军队始终保持克制和冷静,通过外交途径寻求和平解决。
强大自信:体现了中国对自身实力的坚定自信。
历史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不开第一枪”原则多次被强调和践行。例如,1988年的中越南沙海战中,解放军严守这一纪律,在越军率先开枪后进行了有力的反击。

从战略上来说不开第一枪百害而无一利,从战术上来说不开第一枪会先敌受到损失,我们就必须确保敌人不能打出第二枪,保证敌人的第一枪不会对我造成致命一击。
这一原则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也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外部环境。
不开第一枪本意是好的,可是现在是信息化高度集中的时期,假如敌人在开第一枪的同时,对你来的不是一枪,而是一次毁灭性的集群打击呢?你还有没有机会去反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近些年台海局势不断升温,两岸人民同文同种、同根同源,为了维系民族感情,我们不打第一枪,台军若敢开第一枪,我军必然让其打不出第二枪,这就是“以武促统”的真谛!
不过小编认为,台湾自己宣布是中国的一个省,那么我们解放台湾就应该是我国解放战争的延续,就不必拘泥于所谓的第一枪吧。台湾既然是中国的一个省,那么大陆就好比是台湾省的家长了,对于不听话的孩子,适当的时候是要打屁股的,你在打屁股以前还要和他说,你打我啊,你不打我我也不能打你的,这是什么逻辑?孩子不听话,该打就要打,至于怎么打,那就要看他犯错的程度了,小点的错误就轻轻的打,让他长点记性,原则性错误就要重打,要打的他找不到北,让他终身铭记,让他明白,犯点小错不怕,改正过来就好了,可是严重违法乱纪就又当别论了,那就要雷霆出击,就是要狠狠地打的。

目前的台海局势明摆着就是台独势力没有把大陆作为一个省了,他们还有自己的伪政府,还想在法理上分裂祖国,那就是红线了,就应该好好的揍他一顿啦。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就不必遵循不开第一枪的原则,只要他不听话,我们就得教训他,至于怎么揍,那就不是我等考虑的问题了吧。
友友们对此有何高见?欢迎大家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