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教育焦虑。泪目。。

昨天有位记者妈妈采访的时候问我:“为什么你之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么焦虑?”我认真想了想,其实,我的焦虑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昨天有位记者妈妈采访的时候问我:“为什么你之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么焦虑?”我认真想了想,其实,我的焦虑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简单总结一下,有以下几个原因:1 ,路径依赖。我是靠读书,从农村一路走到城市,最终改变了命运的人。我的学业一直很优秀,亲身体验过教育带来的红利,对“知识改变人生”这句话有着根深蒂固的信仰。所以,当我成为妈妈,这种信念就自然而然地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从一开始就不敢松懈。

2,大量投入。我不仅重视教育,而且喜欢研究教育。这些年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课,也走了很多弯路。为了孩子的学习,我花的时间、精力、金钱,远超过我当年读书时的投入。

也正因为这份热情和执着,我成了一名育儿博主,乐于分享、持续投入。投入越多,期待越高,越在意,也就越容易焦虑。

3,偶像包袱。当“育儿博主”的身份逐渐确立,粉丝越来越多,我身上也不自觉地背上了一种“责任感”,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我会忍不住觉得:“我花了这么多心思,我的孩子也该优秀一点,不枉妈妈的这些努力,也好证明我的方法是对的……”

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我的孩子们不仅学业糟糕,还出现一系列头痛的问题,包括成绩垫底,厌学,辍学等一系列问题。这种落差,一度让我陷入深深挫败与自我怀疑,甚至是羞耻感。

4,学困孩子。更现实的一点是,我的孩子还属于那10%概率的学困群体,ADHD+阅写障碍。三个孩子中,有两个存在严重学习困难。这些挑战,超出了“努力就能解决”的范围,这使得我长期沉浸在焦虑、彷徨与迷失当中,让人心力交瘁。

可以说,我的教育焦虑,曾比90%以上的父母都要严重。所以,我特别、特别能理解,那些为孩子的学习发愁、为成绩波动抓狂、为未来不确定而夜不能寐的父母。你心里那种“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是不是我一放松,孩子就落后了?”的声音,我太熟悉了。

我理解那种在家长群看到别的孩子又考了满分时的内心起伏。

我理解那种陪孩子写作业三分钟、怒火冲天又懊悔不已的崩溃。

我理解看着孩子一脸迷茫、不自信时,心里泛起的无力和心疼。

我理解那种明知“该松一松”,但身体和大脑却控制不住地“紧绷”的感觉。

我也知道,那些表面上说“顺其自然”的父母,心里其实藏着最深的焦虑。

因为,我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走过了否定、质疑、挣扎、怀疑自己能力和决定的那一段长长的路。走过了“孩子成绩不理想是不是我的错”这样的深夜反思。也走过了“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最关键的时机”的遗憾。……

我走过来,不是因为我变得多厉害,而是我终于意识到:

理解孩子之前,先理解自己;想要孩子松弛之前,先允许自己放下执念。

如果你现在还在那个焦虑的阶段,请不要责怪自己。你只是太爱孩子了,太希望他们过得好,而我们,恰恰因为太在乎,所以才会慌张。我想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你没有“做得不够好”,也没有“做错了什么”。你只是走在一条曲折的育儿之路上。

而你,已经是那个全力以赴的父母了!!!

焦虑,并不是你的敌人。

它只是提醒你:你很在乎,你愿意承担。

而我,愿意把我这些年的经历、跌倒、反思和修正,都坦诚地分享给你。

不是因为我找到了“完美解法”,而是因为我走过那片泥泞,也看见了松弛与希望。

为人父母,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爱。

一边修复自己,一边重新相信孩子。

哪怕慢一点,乱一点,累一点,也没关系。

孩子们,终将会走出他们自己的路。

而我们,也终将成为那条路上最温柔坚定的守护者。

抱抱自己,也抱抱正在阅读这篇的你。

我们都是超棒的父母!

否则这篇文章怎么可能被你看见呢?

对吧!

爱你!

假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