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培养出两位民国总理的母亲会是什么样?是来自高门显贵的大家闺秀,还是来自乡野村头的无名妇女?

靳云鹏与潘馥两人先后成为北洋政府国务总理,这两人都出自一个人的教养,全部由其母亲养育成人。
二人的名字虽然没有袁世凯、段祺瑞那么出名,但两人在民国当中的地位同样赫赫有名。
靳云鹏与潘馥不是两兄弟,但二人共同由靳云鹏的母亲邱莹莹带大。
清末民初之际,邱氏孤苦一人带着7个子女过起了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为了谋生,她不得不投靠到潘家充当女仆,也正是这一决定让邱莹莹以及孩子们连同潘馥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邱莹莹与她的丈夫结婚时,家境虽然贫苦,但夫妻二人还算和睦,日子也说得过去,但随着小儿子的诞生,她的丈夫病死了。
一下子,邱莹莹需要独自面对世界了。
除了邱莹莹以外,她还有7个孩子需要抚养,但一个女人在末世之下又能如何生活呢?
7张嗷嗷待哺的口需要邱莹莹去喂饱,为了生计,她什么都肯干,一个人干数份工作,既卖煎饼,也卖煎包,还会跑到富户家为人洗衣做饭。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度过了,好在大儿子靳云鹏和二儿子还比较懂事。

幼小的身板已经承担起为母亲分忧,为弟弟妹妹挣口吃的责任。
可这样的日子,随着靳云鹏和弟弟的一次不小心出现了意外。
这天,兄弟二人艰难的推着平板车走街串巷卖水之时,不小心水桶翻了打湿了当地地痞的衣服。
地痞扬言要让他们赔钱,更要让他们倾家荡产。
等到兄弟二人回家之后,邱莹莹眼见事情无法善了,便匆忙之下带着7个孩子远走他乡,躲避灾祸去了。

从邹县一路跋山涉水好不容易来到了济宁,生活又要重新开始,但邱莹莹从来没有抱怨,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反而教育子女们绝处要坚强。
她依然支起了摊子,卖起煎饼和煎包。同样又干起了多份工作,以这样的身板养育着全家。
在卖煎包的时候,邱莹莹的怀里还抱着幼小的婴儿,孩子的嘴里一直作着母亲的奶水。
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潘守廉看到了,他两眼直勾的盯着邱莹莹。
这并不是潘守廉好色,而是他的家中急缺一位奶妈,自己的妻子刚刚生产但奶水不足,孩子时常吃不饱。

日夜不停的啼哭,让这位父亲十分着急。眼见邱莹莹的奶水如此丰富,他便动了聘邱莹莹为奶妈的念头。
简单的几番言语之后,邱莹莹欣然应允,因为潘守廉给的条件实在太好了,不仅有工钱,还承诺可以负担7个孩子的生活。
生活的曙光似乎向邱莹莹招了招手,她立刻收拾东西,跟着潘守廉回了家。
到了潘家之后,邱莹莹干得十分认真,毕竟她要对得起潘家的恩遇。同时。邱莹莹也是一个传统的女人,不占便宜,不惹事也不生非,全心全意的照顾小少爷潘馥。
在邱莹莹的照顾下,潘馥一天一天长大了。或许由于邱莹莹的奶水比较好,潘馥自小的身体条件就不错,这让潘家对邱莹莹更加满意。

可突如其来的一天,让潘家和邱莹莹再次遭受了不小的磨难。
潘家是远近闻名的富户,土匪恶霸自然盯着潘家。
这天,孩子们正在玩耍,可恶霸破门而入就要挟持潘家的孩子潘馥。
此时邱莹莹就在一旁,她担心潘馥的安全,便嘱托自己的儿子靳云鹏,让他承认自己是潘家的儿子,以替换潘馥,从而保护潘馥。
虽然最后有惊无险,靳云鹏也被救了回来,但此事让潘家对邱莹莹更加满意,甚至感恩戴德,完全把她当成家人。

同样,邱莹莹对待潘馥也视同己出,毕竟这个孩子从小是吃自己奶长大的。8个孩子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关系一直十分亲近。
考虑到日后的安全,潘守廉在郊外隐秘的地方为邱莹莹和孩子们买了一处房产,并把这处房产交给了邱莹莹打理。
府中的一应事物也由邱莹莹做主。虽说邱莹莹是妇道人家,但她明白这份信任的分量。
所以,对待潘馥更加认真,不仅请了名师教授潘馥学识,更是从做人、做事点滴做起,开始教育潘馥。
兄弟姐妹8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长大了,虽然邱莹莹没学识,但她具有中华传统女人的良好品格。

大儿子靳云鹏从士兵开始做起,一路摸爬滚打,当上了山东督军,更是成为北洋总理。
且靳云鹏出任总理的次数多达三次,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
至于他的二弟靳云鹗同样有自己傲人的成绩,14师师长、陕西督军等职务,成为了二弟身上的标签。
至于另一个北洋总理则是潘馥。
他的成绩不输大哥、二哥,更是有江北才子的称号。

1926年6月底,他成为了内阁总理。
三个儿子有如此的出息,邱莹莹的脸上自然也有光,但她从来没有骄傲,反而十分低调。
对于登门造访的所有人,她一律拒绝,不想自己的名声受损,更不想儿子们难做。
这不仅仅是母亲的伟大,更是身为中国传统女性的光辉。
作为民国场上的名人,兄弟三人因为利益的羁绊关系变得十分紧张,这成了邱莹莹临终之前的心病。

1929年,邱莹莹病重之时,靳云鹏、潘馥都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她拉着两个儿子的手默不作声,两人都知道母亲的所忧所虑。
所以,在母亲的面前,二人冰释前嫌,又回到了往日的兄弟情。
这让邱莹莹得以安心,79岁的她,带着幸福离开了人世。
虽说靳云鹏晚节不保,但作为母亲,她是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