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浙江余杭县的葛品连暴亡,葛品连的妻子毕秀谷(人称“小白菜”)与当地举人杨乃武因为流言被指控“通奸杀夫”。
案子上告到余杭县衙。县令刘锡彤因为杨乃武曾经举报自己怀恨在心,草草验尸,认为葛品连是中毒身亡。
接着,县令刘锡彤又对杨乃武和小白菜刑讯逼供,两个人顶不住大刑,最后认罪。县令刘锡彤就将二人定为通奸杀人的死罪。
杨乃武的姐姐认为该案有冤情,到杭州知府衙门举告。
杭州知府陈鲁和余杭县令刘锡彤是儿女亲家,包庇刘锡彤,维持原判。
杨乃武家人继续上告到浙江巡抚衙门。浙江巡抚搞了个三司会审,虽然声势浩大,但还是维持原判。

杨乃文与小白菜
最后,案子通过当时的媒体《申报》惊动了在京城的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为了借机打压浙江地方官员(浙江地方官员多属湘军势力),就派礼部侍郎胡瑞澜到浙江查案。
结果礼部侍郎胡瑞澜不愿得罪浙江地方官,仍然维持原判。
一些有名望的士人觉得案子蹊跷,联名向都察院和刑部举告,要求将案子提交京城复审。
有意思的是,慈禧并没有答应,而是责成礼部侍郎胡瑞澜二次审理。杨乃武与小白菜翻供,胡瑞澜上奏慈禧主犯翻供一事,并请求委派官员再审。
最终,在各方的请求下,慈禧同意将案子提京审问。
杨乃武一案有关人员被押解到北京,由刑部尚书桑春荣、皂保都等亲自坐堂。
经过审讯,确认杨乃武与小白菜并没有购买过砒霜毒杀葛品连。随后,刑部尚书桑春荣带领一干人等开棺验尸,经过仵作验尸,确认并无中毒痕迹。
至此,真相大白于天下,葛品连是病亡,不是毒杀。

杨乃武一案涉及人员关系链
此时,距离葛品连死亡已经过去三年多时间。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涉及到浙江乃至礼部一百多名官员,全部遭到了该有的惩处。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是晚清四大名案之一,震惊中外。此案案情其实并不复杂,但下自验尸的仵作、县令、知府,上到巡抚、礼部大员,各怀私心,所以导致案子一直不能水落石出。
余杭县的仵作沈祥因为验尸失误,将葛品连的自然死亡定性为中毒身亡。如果承认自己验尸错误,将会面临严惩。所以后续的再审中,仵作沈祥咬定“毒杀”不松口,这也给翻案造成了极大障碍。
而知府、巡抚等官员出于维护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的地方官场利益,上下一体维持原判的错误判案,导致翻案一再落空。
对于当时的各级官员来说,一旦承认存在冤案,就等于自己严重失职,一来有损官威,甚至可能丢了官位,严重的话还会有损整个湘军集团在江浙一带的地位。
所以,虽然历经了三四年的多次重审,但各级官员还是罔顾事实,致使冤案迁延日久。
如果不是当时的媒体多次报道,如果不是数十名江浙士绅多次向朝廷举告该案,如果不是慈禧太后干涉,该案究竟能不能大白于天下也未可知。
因为该案全程受到了当时主要的媒体《申报》的全程报道,该案也被称作清末舆论参与监督司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