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1900年义和团运动到1911年辛亥革命,四川连年遭灾,人民艰难竭蹶,社会动荡不安。但馆藏灾情档案不完整,只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水灾,李桦制作。洪水爆发,冲毁农田,淹没村庄,人们爬到屋顶上躲避,洪水中的小船在救助灾民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广安州春耕旱,秋大旱,井汲绝,渠江可涉。剑州连年大旱。越西大旱。四月五日(旧历三月初六)半夜,涪州西北隅南北两岸毗连八九十团,雷雨交作,风雹骤至,大如砖块,小如鹅卵。摧折树木,打毁房屋十之八九葫豆麦子重者颗粒无收,轻者亦只望一二收成。这次雹灾实"百年来罕见"。

1929年的天災人禍:老人拔草根充饑
按照度支部会衔户部奏定:粮食收成分数在八分以上者为丰收,六七分者为平收,五分以下者为歉收。当年全省大麦小麦因灾歉收达五府三州一厅一县。宁远府仅三分有余,汶川县仅四分,重庆、保宁、顺庆、绥定四府和资州、西阳二州仅四分有余,忠州与叙永厅只有五分收成。

廣西梧州水災街道變河道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川北遍灾。巴县旱灾,去冬今春,久晴不雨,葫麦菜蔬,枯槁委地。节届清明,田皆燥裂,大季无法耕种。广安州自初春旱,至夏始雨,岁凶。七月十七日(旧历六月初二)丰都大雷雨,十乡溪涧同时走蛟,洪流遍山野,傍溪场镇民畜率多淹没。东关三元桥费金数千金,功甫竣,荡然无片石存。

1902年8月,被重税所迫的四川饥民。四川大旱,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多以食芭蕉根、榆树叶、观音土等充饥。
当年全省大麦小麦歉收,收成分数四分有余。保宁府和资州仅二分有余,汶川县只有四分,重庆、潼川、绥定三府和酉阳州仅四分有余,叙永和理番二厅只有五分收成。

图为民国期间的四川挑担者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大灾之年,据重庆海关(英)代理税务司调查报告,"从四月到七月未落过雨"。眉州等十一府州夏田被早。顺庆、保宁、潼川三府以及资阳、仁寿等处,受灾颇重。雅安县大旱,自三月初至五月底不雨,后又雨水过多,以致收成欠薄。龙安、马边等府厅则遭水灾、雹灾。四川布政使札文称:"阖省被灾之邑几三分之一,约计收贱(成)不足十分之三。"

四川小景 刘铁华制作
当年全省大麦小麦因灾收,只四分有余。收成最高的變州、雅州二府和眉州也只五分有余,保宁、嘉定、潼川三府和绵州仅三分有余,汶川县仅三分,顺庆府仅二分有余,资州仅一分有余。
秋禾时确勘收成分数,蓬州、南充等二十三州县为最歉,荥经、资州等五十一州县为次歉。

四川人浣衣喜用棒擊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全省旱潦相继,南充等处二十余州遍遭水灾。六月(旧历五月)以后,渠河水涨,漫溢绥定府城,上面城口、太平、东乡,下而岳池、江北。此六七厅县、滨江田舍悉多冲决。七月(旧历六月)间,峨眉、乐山复有水灾为患,人畜并伤。尤以嘉陵江水患为重,顺庆府、合州及南部县全城皆在巨漫之中。阆中、岳池、定远、铜梁、江北、巴县等县,或城外沮滞,或乡间汛溢,居民荡析,农田废湮,不可数计。

图为1925年6月,四川綦江县饥民,瘦骨嶙峋的人们挤在一起。
当年全省大麦小麦因灾歉收,只四分有余。汶川县仅三分,保宁、绥定二府和资州仅三分有余、重庆、顺庆、夔州、龙安、宁远、嘉定、潼川七府和石柱厅仅四分有余,叙永厅和酉阳州只有五分收成。

图为1937年6月,四川南部出现严重饥荒,照片上两名男子抬着一具饿殍,抬尸的人本身也是衣衫褴褛、瘦骨嶙峋
1904年(光绪三十年),大灾之年,"旱灾綦重","较丁酉之灾,其地为广"。保宁、漳川、顺庆、绥定、重庆、夔州六府和资州、泸州二州,天大旱。川东一带田禾歉收,夔、绥、酉等属被灾允重。开县大旱,"灾情较丙申倍重"。川北西充"亢旱";广安州五月不雨至立秋日,谷收三成,秋又少雨,大饥。

四川景物:巴蜀農人之插秧
1905(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十九日(旧历三月十五日)广安州雹灾,大如鹅卵,击伤人牛,井溪与戴市尤甚,秋大歉,八月(旧历七月),南溪县水灾,大水没城几半,田禾庐舍漂没无算,据重庆海关(英)代理税务司的报告,"重庆大江上涨108尺,许多地方被淹,损失巨大,溺死千人以上"。

1937年的四川灾荒中的灾民
当年全省夏熟歉收共九十二厅州县,城口厅仅二分有余,越西等八厅州县仅三分,广元等三县仅三分有余,华阳等三十厅州县仅四分,大足等十三厅州县仅四分有余,郫县等三十七厅县只有五分收成。全省秋禾有长寿、荣昌、茶江、新津等五十一厅州县歉收。

图为1941年,四川的一位老农妇。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四川总督上奏:"本年夏间,各属遍灾,凡酉阳、广元、蓬溪、巴州等三十余州县","各因被雹被水成灾"。
当年全省大麦小麦有十二府厅州收。资州仅二分有余,顺庆、绥定二府与酉阳州仅三分有余,重庆、保宁、潼川三府与眉州、石柱厅四分有余,忠州、叙永厅和理番厅只有五分收成。

四川景物:仁夀縣之土地坡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广安州夏四月不雨至五月,岁收十得五。八月二十三日(旧历七月十五日)夜,绵竹大雨,河水暴发,冲没人畜田地无数,实百余年未有之奇灾。重庆海关(英)代理税务司调查报告,"成都平原大水,城内街道水深三尺,周围各县庄稼全毁。"

1939年,拥塞的运输之路——贵州至四川公路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全川入夏以来,得雨较少,被旱灾;七月(旧历六月)以后雨水过多,间有大风冰雹损伤田禾房屋。成绵、建昌、永宁、川北和川东各道都有旱灾、水灾、风灾和雹灾。

四川景物:資州人民之收獲
1909年(宣统元年),四五月(旧历三四月)资州、绵州、茂州、梓潼、德阳、井研、广元、巴州、开县、江油、罗江和洪雅等州县久晴不雨,栽种失时,忠州、屏山、西昌、丰都和昭化等州县风雹成灾,春粮被损。六月(旧历五月)以后,酉阳、秀山、彭水、营山、广安、岳池、蓬州、南部、隆昌、乐山、键为、夹江、大邑、巴县、长寿、涪州、南川、大足、江津、永川和璧山等州县,阴雨连绵,河水盛涨,田庐禾稼多被冲毁,人畜淹毙,灾情较重。涪州水灾之后,又复继以火灾。

图为1937年6月四川灾荒中,饥饿的孩子裸着身子,满面愁容,鼓起的肚子为营养不良
广安州六月(旧历五月)连旬大雨,渠江水涨15丈,冲击人畜房屋船只无数,大水入城中,境内山溪涧水齐发,田禾被淹,桥皆冲毁无完。巴县梁滩坝中下之区,中绕一溪,流长百里,露雨连期,沟绘皆盈。七月一日(旧历五月十四日)雨骤水积,两岸田土尽成泽国。沿岸嘉禾含穗未抽,悉被淹没,浊流潋灌之后,虚白无粒,仅收一二成。七月三十一日和八月一日(旧历六月十五、十六日),巴县接龙场、彭家场和界石场猝发狂风暴雨,突降冰雹,形如鸡蛋,世所罕见。折毁房屋竹木,触目皆是;土内梁菽,损亦无几。

1900年英国人摄四川的桥梁
当年全省大麦小麦歉收,仅四分有余。保宁府仅二分有余,资州只有三分,顺庆、夔州、潼川三府仅三分有余,理番厅只有四分,龙安府、叙永厅、石柱厅、绵州和忠州仅四分有余。

图为1937年6月四川灾荒中的灾民,照片中的孩子正嚼着树根,以解饥腹之苦。
1910年(宜统二年),酉阳、秀山灾情极重。五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旧历四月初六、七、八)秀山大雨,梅年、茶石耶各里沿河居民冲没无算。查办委员美本礼给重庆知府郭舜钦的信说:"秀邑共有十一里,受灾者已达七里之多,合计极次灾民约有万户。但雹灾极重,水灾较轻。缘被雹灾者多系山野之民,被水灾者半系小康之户。"

四川萬縣的潮聲橋影:永安橋
当年全省大麦小麦歉收,仅四分有余。保宁、夔州二府,石柱厅,资州、忠州和酉阳三州,仅三分有余;顺庆、龙安、宁远、潼川、绥定五府和绵州仅四分有余;重庆府和理番厅只有五分收成。

四川萬縣的潮聲橋影:天仙橋
由于天灾频繁,连年歉收,米价日益昂贵。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川东道呈督宪票:各地"米价每斗均在一千(文)以外,而彭水为最贵,每市斗米重四十斤,约需钱一千六百文。"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四川布政使札文称:"各(谷)米恒贵常价数(倍)"。1910年(宣统二年)川东道致电川督:"渝苦旱,斗米至千七八百"。

在成都公共體育場內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
清政府对灾荒除了大搞祭神之类的迷信活动外,也搞一些平粜赈济。但弊病极多,承办官绅胥吏乘危徵利,"审户凭其爱憎,劝分任其厚薄,而出入或短扣,斛量或增减,煮赈或搀灰矾"。且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十日一升,一日二三钱",有散赈之名而无其实。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巴县节里八甲永兴场赈济,孤贫每名给钱二百文,极贫一百文,次贫九十文,能买几粒粮食呢!1904(光绪三十年)开县大旱,政府拨米平粜,"按照市价的减十分之二,先尽贫苦之户购买,每户自数合至一升为止,不得多买。"

莫理循拍摄的四川的一个戏台
连年灾歉,民食维艰,哀鸿遍野。1909年川督上奏;自壬寅、甲辰两次大灾后,民间盖藏久虚,至今元气未复。"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川东大饥,每邑饥民率二三十万。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川北所属三载苦早","饥民甚众"。人们到处逃荒讨饭,"就食远方,以为秦黔能糊其口。而道残相望,半属流庸","轻去其乡,苟活者少。"巴县三里粮绅举人文国思等人禀文也说:"每遇荒年,饿殍塞道途,老赢转沟壑。"

1900年英国人摄四川长江边灌溉用的水轮
劳动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仍然要负担沉重的赋税捐输,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巴县耆民呈禀,"邑属连荒歉,十室九空,加以春于夏旱,冰雹成灾,谷麦既未半收,豆蔬亦无口口口口转徙纷纷",请求停减捐输,以苏民困。四川布政使一笔驳回:"所请碍难准行"。

图为四川省南川县大观镇鸡公岩为旱灾发愁的农民。
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阶级矛盾必然激化。在灾情档案中常可见到这类语句:"人心浮动","民情惶迫","米价之日昂可畏,入情之浮动更危"。四川总督也为"民饥思乱"而忧虑。"因饥寒交迫,驱而为盗劫",所谓"盗贼之风","愈形猖獗"。"又有食大户者,辙数十人,百余人不等,啸侣呼群。"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荣县余家场饥民聚食,清军把总骆富桢前往弹压,饥民用瓦砾击伤其面。"山雨欲来风满楼",继义和团运动之后,一场更大规模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重庆的毛肚火锅店。(采自庄黎明的漫画《四川风土志二》)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参考《四川保路风云》、《四川文史资料》、网络;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个人收藏,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