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对伊拉克实施空中打击,行动代号为“沙漠风暴”,这标志着海湾战争正式打响。在开战前,大部分军事专家都认为拥有百万大军的伊拉克很可能会把美军拖入苦战,但战事的后续发展却令人大跌眼镜。
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
在经过短短42天的战斗后,伊拉克的百万大军已经被炸得分崩离析,不可一世的萨达姆无奈打出白旗。据战后统计,伊拉克一方阵亡人数高达2.5万人,此外还有7万余人负伤、8万余人被俘,而美军却只付出了292人伤亡的微弱代价,双方的战损比极其悬殊。
然而,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一直有着“中东小霸王”的称号。当时伊拉克拥有一支号称全球排名前五名的强大军队,其海陆空总兵力高达120万人,而且装备着从苏联、中国进口的4000余辆坦克、2800余门火炮、3900余辆装甲车以及1200余架飞机。再加上伊军刚刚经历了两伊战争的洗礼,作战经验丰富,因此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伊拉克会让跨越半个地球而来的美军狠狠地吃一次苦头。
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然而,美军却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快速摧毁了伊军的作战体系。在开战前3个月,美军投入20多颗卫星对伊拉克全境实施全方位的立体化太空侦察,将伊军所有的雷达阵地与防空阵地标注在作战地图上。同时,U-2侦察机与RC-135侦察机也随之出动,截获伊军的电子频道与通信特征,为电子战打下坚实基础。
在“沙漠风暴”行动正式展开后,美军EA-6B、EF-117A和EC-130H这三款电子战飞机立即出动,在数百公里外对伊军雷达与通讯网络实施高强度电磁干扰,伊军指挥部顿时陷入瘫痪。
U-2侦察机
在电子战飞机的掩护下,美军“战斧”巡航导弹对事先标注的伊军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举例来说,美军在行动中采用了先进的卫星侦察技术和电子战技术,对伊拉克的军事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在开战前,美军通过卫星侦察发现了伊拉克的一个重要军事目标——一个大型弹药库。在行动开始后,美军立即出动了多架B-52轰炸机,在电子战飞机的掩护下,对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轰炸机投下的数十枚炸弹全部命中了目标,弹药库被彻底摧毁。
这一行动不仅打击了伊拉克的军事目标,也向其他国家展示了美国高科技武器和精确打击的能力。此外,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还采用了先进的网络战技术。美军通过攻击伊拉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破坏了伊军的指挥和控制系统。
海湾战争美军空袭
同时,美军还利用网络战技术获取了伊军的情报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打击的精确度和效果。海湾战争的胜利让全世界看到了高科技武器的威力以及精确打击的重要性。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和形态,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军事战略和战术。
在第一次攻击中,我们就摧毁了伊军70%的雷达设施,打乱了他们的防御体系。随着连续的打击,伊军的雷达设施被逐步摧毁,而大量的美军空袭编队如影随形,紧随其后。以F-15、F-16为主的空中平台开始对伊军地面部队进行打击,尤其是F-15这款多用途战机给伊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被伊军称为“死亡之鹰”。
海湾战争美军坦克
据统计,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累计出动10万架次战机,投掷了9万吨精确制导炸弹。经过连续多日的密集空袭,伊军地面部队在尚未与美军接触之前,就已经陷入了濒临崩溃的局面。前线部队的伤亡率高达50%以上。
此时,美军才出动地面部队,他们装备了M1A1坦克、2布雷德利装甲车等先进装备。这些装甲车辆配备了先进的夜视能力和数据链系统,对伊军形成了代差压制。在双方实力极不平衡的情况下,伊军的地面作战遭遇了美军的摧枯拉朽。美军仅用了短短100小时就击垮了伊拉克引以为傲的共和国卫队。此时,萨达姆只能打出白旗,无条件接受美国开出的停火协议,海湾战争以伊拉克的惨败而告终。
经此一战,伊拉克直接经济损失达2万亿美元,从一个富裕的石油出口国沦为贫困与战乱的温床。这一战让世界各国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就连与美国长期分庭抗礼的苏联也不得不承认,苏联的大兵团作战理论已经彻底落后于时代,美苏两国的军事实力已经不在一个层次。据戈尔巴乔夫在个人回忆录中表示,在看过海湾战争的全过程后,苏联总参谋部的元帅与将军们在报告中指出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苏军已落后美军20年。”
或许是军事上的巨大差距彻底磨灭了苏联人的信心,在海湾战争结束不到一年后,庞大的苏联便宣告解体,结束了其政治存在。而在伊拉克被击垮后,世界的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力量平衡,也使得全球对于战争的认识和对于军事力量的评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正式启动了其全球战略布局,其中中东是其重要的战略要地。
在中东地区,各个主要产油国在美国的压力下,纷纷选择将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唯一结算货币。这一举措使得美元与石油紧密挂钩,从而让美国在全球能源领域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一状况导致的结果是,任何有关美元的波动都可能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这无疑大大增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与此同时,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也因为这场海湾战争而敲响了警钟。
在90年代初,中国刚刚结束了与越南之间的两山轮战,各大军区练兵成果显著,在周边环境趋于和平的情况下,一些人产生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然而,当中国看到海湾战争的规模和程度后,他们意识到自己与世界顶尖军事强国的差距比想象中要大得多。这种危机感促使中国解放军迅速投入了对信息化战争的研究领域,并开始探索下一代军事改革的道路。
中越战争
值得庆幸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开放程度都有质的提升,而军事技术的发展也因此水涨船高。经过20余年的技术积累,从2010年开始,解放军的技术成果进入了井喷期,一系列大国重器纷纷亮相,厚积薄发的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顶尖强国的军事水平。
从这个角度来看,海湾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军事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让中国看到了自己与世界顶尖军事强国的差距,也促使中国加快了对信息化战争的研究和军事改革的速度。同时,中国的经济实力的提升也为军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资料
【1】境外媒体看海湾战争30年:助推中国军事现代化 新华社
【2】38天空袭+100小时地面战:海湾战争全过程回放 中华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