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围歼北极熊团,饥火烧肠的战士呼喊:毛主席呀,给我们送个馒头吧

这是《铁血长津湖》系列的第38个故事!11月27日夜里的长津湖东岸,月光忽明忽暗,白雪皑皑的雪地里,只有低声的口令:“跟

这是《铁血长津湖》系列的第38个故事!

11月27日夜里的长津湖东岸,月光忽明忽暗,白雪皑皑的雪地里,只有低声的口令:“跟上!快跟不上!”

这支行进在战长津湖与赴战湖之间山岭中的部队,是团长丁亚和政委方立凡领的27军81师242团。

当天黄昏,242团离开丰流里时,81师长兼政委孙端夫交待丁亚和方立凡,连夜穿插至1221高地一线切断公路,要像钉子一样立在这里,坚决阻敌北援和南撤。

丰流里小离1221高地将近20公里,因为80师将在夜里12点打响,242团必须提前赶到1221高地,所以不等天黑,丁亚和方立凡便带领部队开始了急行军。

丁亚湖北巴东人,参加红军后,随部队长征到了延安,与方立凡相识。

36岁的方立凡,原名方培玉,除了这个名字,因早年地下工作需要,还有钱家柱、张文彬、黄高云等许多个化名。

方立凡1932年参加革命,抗战爆发前就去了延安陕北公学二队,政治工作经验丰富,无论是八路军还是解放军时期都是叮当响。

方立凡老家江苏响水县响水镇,平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声响,可行军的路上却一言不发。

因为部队出发时,只知道赤蒲洞一带有敌人,至于具体在什么位置,是美军还是韩军,以及武器装备和战斗能力,一概不知。

而这个时候,最紧要的是急行军,只有到了目的地,一切才会明了。

用方立凡的话说,看见了敌人就是最好的动员令。

行军途中的志愿军

等走到一个叫赤浦洞的村庄时,丁亚隐约看到了南北走向的公路,于是判断1221高地就在眼前了。

丁亚和朝鲜语联络员确认无疑后,立即命令1营、3营分头插向1221高地。

夜里9时许,3营长孙振英电话报告说,已经占领了1221高地,但未发现一名敌人。

丁亚又打电话给1营长鞠学政,也说主峰已搜索过了,除了密密麻麻方坑工事和空罐头盒子,也没有发现任何敌人。

这出乎了丁亚和方立凡的意料,敌人在纵深竟留下了这么大的空隙,没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阻击阵地。

丁亚和方立凡高兴的同时,也有了一些警觉,内洞峙和新兴里的敌人绝不是孤军,除了下碣隅里之外,还一定有临近新兴里的小后方,于是让侦察股长王守义带人向北侦察。

之所以去向北侦察,是因为新兴里战斗即将打响,而赤浦洞南面有2营保护,敌人要打过一个营的纵深,它至少需要2个营的兵力,而情报上说,这一带仅有1个营的敌人。

此时,3营8连2排长黄仁德带领一个排,已经埋伏在了公路一侧的雪窝子里,警惕地注视着南来的公路方向。

由临江第二次入朝时,只有连以上干部才配发了军大衣、棉帽子和棉鞋,黄仁德和普通战士一样,没有分到棉帽子,而26日夜里露天宿营丰流里时,耳朵已经冻起了水泡。此时,黄色的浓水已经顺着脖子结成了一道冰溜子。

突然,一行车队亮着大灯,以牛车般的速度开了过来。

黄仁德接着灯光一看,一辆车上竟坐车一名带着红十字的女兵,怀里还抱着一条黑色的狗,正在和对面同样带着红十字的男兵说笑着。

再一看,整整11辆汽车,黄仁德当即判明这是敌人卫生兵车队,于是命令各班开火。只是一排手榴弹后,随着女兵和狗的尖叫,11辆汽车便瘫痪在了公路上。

志愿军活捉美军

黄仁德命令战士拿了一些药品,押着两名俘虏赶紧撤离了公路。等返回路边的阵地时,5班长梁福兴这才发现,排长黄仁德的一个耳朵已经冻掉了。

而只顾高兴的黄仁德,却一时浑然不知。

得到2营长谢德仲8连2排打了一个卫生兵车队的报告后,丁亚这才清楚242团的对手是美军,于是电话报告了师里。师长孙端夫赶紧回话,俘虏连夜送到师指审问。

一听说发现了美军,政委方立凡和政治处主任张孝去了1营、3营。丁亚也留下参谋长孙宝珍守电话,带上参谋和警卫员去了1221高地的3营。

1221高地位于新兴里南4公里处,西靠白茫茫一片的长津湖,东边与几座高山相对,两山之间夹着南北走向的公路,经过1221高地鞍部的那一段格外险要,242团钉钉子就是截断这里的公路。

丁亚和3营长孙振英看清地形后,立即布防1221高地,7连在公路以西,9连和预备队8连在公路以东,这将像一把老虎钳子,紧紧卡住了这个听喉要道,将南北美军拦腰切断。

此时,1营、2营也在赤浦洞村前、村南完成了布防。至此,长津湖东岸唯一的南北公路,已经牢牢控制在了240团手中。

突然,侦察股的人回来了,报告说沿公路向北的村庄都有美军,因与美军巡逻队突然遭遇,侦察股长王守义牺牲了。

丁亚猛地一个机灵。如此险要的地形尽管对自己有利,而一旦内洞峙、新兴里打响,242团尤其是1221高地,即将面临两面受敌的危险。

丁亚首先想到了美军的坦克,因为美军的飞机大炮再猖狂也有间歇,而坦克可以昼夜不停靠前攻击,于是命令抓紧构筑工事的同时,与3营的干部又研究起了防坦克的办法。

丁亚交待3营,打坦克的方法无非三种,首先用附近的铁路枕木设置路障,其次构建隐蔽的火箭筒阵地,最后组织步兵连成立反坦克小组,而设置路障却是当务之急。

丁亚来回走在1221高地上,每到一处都要说一句:“同志们,咱们可要把口子卡死呀!”

志愿军指挥员

11月28日早晨8时许,停雪后的太阳刚刚升起,12辆坦克和1个连的美军出现在了1221高地方向。

还在27日夜里的后半夜,麦克莱恩致电位于泗水的美7师副师长霍兹准,紧急支援新兴里和内洞峙一线的战斗。于是霍兹连夜北上后浦,命令在此宿营的坦克连和卫生连做好了拂晓后出发的准备。

见打头的坦克被枕木挡住了去路,火力掩护下的242团2营4连2排反坦克小组,迅即用炸药包将其炸毁在路障前。

后续的坦克见状,立即炮火齐射打飞了路障,其中4辆坦克对准2营4连实施报复性炮击,仅仅10分钟过后,4连2排就伤亡殆尽。

同时,继续前进的3辆坦克越过2营阵地朝3营阵地开来。

第1辆坦克面朝路东的3营9连刚想开火,配属9连的3机连长于喜田指挥射手黄仁芳,用美式100火箭简连打3发火箭弹将其击毁,跳出来逃跑的驾驶员,也被9连战士刘福田一枪击毙。

第2辆坦克进至路西的7连3排阵地时,3排副排长潘玉钢带领一个爆破组已经事前埋伏在了那里。潘玉钢只是一挥手,第一爆破手抱着炸药包径直扑了上去。

这一举动吓坏了第2辆坦克,竟一弹没发加速慌忙后退,跟进的第3辆坦克躲闪不及翻进了路边的深沟里,自己也被撞得侧身躺在了路当中,后面的第4坦克也赶紧撤了回去。

片刻之后,美军再次派出了4辆坦克,径直越过了2营4连的阻击,炮口一律指向了3营阵地,意图实施报复。

这时,3营的100火箭简已经打光了炮弹,30火箭筒打上去只能触碰出火花,美军坦克毫无顾忌地攻击前进,阻击任务又落到了反坦克小组上。

3营长孙振英决心以9连打前第1辆、第3辆,8连打第2辆、第4辆。

9连长史福高得到命令后,亲自带领1排掩护8班反坦克小组迎了上去。8班副班长叶永安、战士阚立田和熊志远,趁机匍匐穿过灌木丛悄悄接近。

志愿军攻打美军坦克

距离坦克20米时,叶永安用汽油瓶砸燃了一辆被击毁的吉晋车,猛烈的火势顿时挡住了坦克。

坦克驾驶员伸出头来窥视之际,机警的阚立田不顾美军步兵火力射击,起身疾速跳上坦克将手榴弹丢进了盖口,一声爆炸声,第2辆坦克随即瘫痪在那里。

紧接着,三人又隐蔽奔向了第4辆坦克。阚立田和熊志远接连甩出手榴弹后,叶永安趁着烟雾抱着一个5斤重的炸药包扑过去,又炸毁了第4辆坦克的履带。

突然,增援上来的一辆坦克边炮击9连阵地,边用机枪掩护1个排的步兵攻击9连8班。

此时,叶永安和阚立田已经负伤,势单力薄的熊志远只有被动挨打的份。8班长一看,带上几名战士抢占被击毁的坦克,并以此为依托与美军步兵激战。

美军步兵反应迅速,立即三面围攻8班,千钧一发之际,连长史福高带着1排及时赶来,自背后打退了美军步兵,坦克见失去了掩护,也边打边撤了回去。

这时,3营长孙振英已经将8连2排配置在了公路西侧的山脚下,副营长韩立友也指挥7连用枕木再次设置了路障,再度牢牢卡住了马鞍部的南北公路。

美军的第1辆和第4辆坦克,见攻击东侧9连的坦克接连被毁,于是掉头往西攻击8连。而此时,2排长黄仁德带领4班长甘继亭、副班长万忠勤和战士张东林,早已开始了隐蔽运动。

当运动至坦克附近时,第1辆坦克的副手正在清除障碍。黄仁德举枪就打,却因天气太冷没能打响。

正当黄仁德要开第二枪时,坦克副手猴子似地钻进了坦克,坦克的炮塔随即也转动起来。

“上!”黄仁德大喊一声,副班长万忠勤抱着炸药包扑了上去。

可是急速旋转的坦克,几次甩下了炸药包,万忠勤抱着炸药包,一个劲儿问黄仁德:“排长,放哪儿?排长放哪儿?”

见坦克正在倒车,一侧履带的尾部比较平稳,黄仁德急忙说:“履带!后面履带!”

万忠勤照此办法,一声巨响,第1辆坦克立即瘫痪。

这时,4班长甘继亭和战士张东林也爬上了第4辆坦克,可两人的手榴弹刚才打光了,用枪打又揭不开坦克的车盖,甘继亭急得直喊:“排长,手榴弹!快给颗手榴弹,”

这时,公路边的9连连长史福高大声呼喊:“黄排长,快撤!”原来,掩护坦克的美军步兵快接近了。

而等黄仁徳几个人撤到一定距离时,美军的坦克也开始了机枪射击,张东林当场中弹牺牲,黄仁德的右臂棉衣也被打穿了一个洞,所幸只露出了棉花。

242团这是第一次打美军坦克。起初,战士们都有些害怕,见连长、排长、班长都冲在一线,并打掉了6辆坦克,这才有了信心。

攻击中的志愿军

这时,一直用望远镜观察的丁亚和方立凡,也总结出了步兵打坦克的要领,叫决心快,动作快,火力快;出击位置近,与坦克靠得近;攻击姿势低;坦克行驶缓慢或停止,正面火力吸引侧后不注意,地形隐蔽便于接近,失去步兵支援时。

丁亚将“三快、两近、一低、四个时机”的打法,刚电话通知了3营长孙振英,美军后续的6辆坦克又接连冲了过来,而3营的炸药包已经全部打完,手榴弹也所剩无几。

眼见坦克就要冲到3营指挥所了,两眼冒火的战士们急了,端起机枪、冲锋枪和步枪一顿猛扫,可这等于蚂蚁啃树。

丁亚急忙电话3营长孙振英:“一定沉住气!集中力量先打步兵,只要干掉了步兵,坦克就会后退。”

3营长孙振英、教导员和副营长韩立友,各自带领一个排三面隐蔽接敌,找准了坦克射击死角,然后冲锋枪交替猛烈开火。

战斗到下午3时,美7师副师长霍尔见北援无望,只好命令坦克掩护步兵先行撤退,同时又呼叫飞机前来掩护坦克撤离了1221高地。

攻击中的志愿军

此时,打了一天仗的3营指战员都觉得饿了,因为早上每人分得一个冻土豆早已经吃光了。

不仅如此,不少人还冻坏了耳朵和手脚,黄仁德的脚趾甲也冻掉了好几个。

而5班长梁福兴却不知情,生气地质问黄仁德:“排长,后勤怎么保障的?”

黄仁德回答道:“你问我,我问谁去呢?”

2排的机枪手刘其云,望着天空喊道: “毛主席呀,快派飞机给我们送两个热馒头吧!”(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文字源自本人书稿《铁血长津湖》,媒体转载须经同意,侵权必究。)

┃戈未央:抗战流亡学生子弟,长津湖战役烈士后人,非虚构领域作家;代表作《踏不灭的薪火》,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