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年纪轻轻,突然世界一片寂静...

奥中英 2024-03-31 07:32:42

我怎么听不见了?

近日,就读高中的小梁感觉听力越来越差,同时还会出现耳朵的轰鸣声,自己到药店买了滴耳液治疗,但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感觉越来越严重,他赶紧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一、导致听力损伤的原因有哪些?

小梁平时学业比较紧张,有长期佩戴耳机的习惯,无论是在自习,还是回家的路上,甚至戴着耳机就睡着了,这种情况维持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渐渐的他感觉有时候听不清、听不懂别人说话。通过听力检查,发现小梁听力学结果:提示双耳高频感音神经性聋。

听力检测报告

原来都是耳机惹的祸!像小梁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现在的青少年经常戴耳机听歌,走路、跑步、乘坐交通工具戴着耳机,因为环境噪音的增大,往往会不自觉地增加了耳机的音量,所以对耳蜗的损伤增加。

比较大的音量已经对人体耳朵听力的高频音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正常说话的音量属于低频的听力,所以戴耳机的时候对高频听力的损失感觉不会很明显,但是长期戴耳机就会损伤人体内耳里的毛细胞,造成听力下降。

毛细胞

此外,这些坏习惯也会损伤听力:长期煲电话粥;经常用硬物掏耳朵;经常去KTV等高分贝场所;过度疲劳,压力过大;不正确的擤鼻涕。

二、常见听力损伤类型

听力损失可以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

(1)传导性聋:病变在外耳或中耳,声波传入内耳的通道受到阻碍,找到病因后尝试手术治疗;常见病因包括中耳炎、耵聍栓塞等。

(2)感音神经性聋:病变在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这一结构的改变比较复杂,包含基因、发育异常、年龄、耳毒性药物等等,都可能导致难以恢复的听力损失,如老年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噪音性耳聋。

(3)混合性聋:传音系统与感音系统均受到损害所导致。

声音传播途径

三、保护听力的方法有哪些?

保护听力,从掌握60-60-60原则开始

无论戴何种耳机,保护听力要掌握,我们都要记住一条“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总音量的60%,每次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1小时后还需戴耳机学习或工作,建议至少让耳朵休息半小时后再继续。

保护听力,我们还需要这样做:

1、电话控制时间

打电话最好一次控制不超过3分钟,长时间的接打电话可能会损伤听力,引起神经性听力损失;

2、耳朵经常按摩

按摩可以增加局部血供,改善耳部循环,避免耳微小血管堵塞导致突发性听力损失;

3、避免噪音

尽量避免噪音或远离嘈杂环境,不戴耳机睡觉,在嘈杂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会引起听力减退,甚至是噪音性听力损失及持续耳鸣;

4、耳朵莫多掏

耳朵有自洁自排功能,如无不适,避免掏耳,因为掏耳的硬物很容易伤害耳道内皮肤,引起耳道炎症,甚至是损伤鼓膜,引起听力损失;

5、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导致一过性耳血管痉挛及缺血。

医生给小梁使用了改善循环的药物,强烈建议其避免长期佩戴耳机。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梁渐渐回到了正常的有声生活。

小梁是幸运的。有一些耳聋患者,药物治疗无法恢复正常,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终需借助配戴助听器或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治疗改善听力。

总结:

耳机能让我们倾听美妙的声音和音乐,也能让我们听不见一切声音。在2024年“全国爱耳日”,让我们重视自己的听力健康,学会科学护耳。

『本期指导专家』

冯韶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2002年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后,从事耳鼻喉科专业临床工作20年,曾先后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修学习耳显微外科、侧颅底外科及耳内科,并取得耳鼻咽喉科专业博士学位。擅长显微镜和耳内镜下手术治疗各种慢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耳硬化症、外伤性鼓膜穿孔、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等所致的传导性耳聋疾病,同时对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疑难眩晕症、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鸣、鼻咽癌放化疗后耳部并发症等也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承担及参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其中高水平论文15篇。

出诊时间: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本期专家』

陈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从事耳鼻喉科专业临床工作10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主要专业研究方向:耳专科及眩晕专科。擅长于耳聋、眩晕及各类急慢性中耳炎专科诊治,尤其对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及耳石症眩晕的疾病开展有特色的的专科治疗。对各种急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粘连性中耳的诊治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周日全天

0 阅读:0

奥中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