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消除的癌症,竟然是……

奥中英 2024-03-28 00:40:41

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战略,提出2030年全世界要实现90-70-90阶段目标:即90%的女孩在15岁前完成接种HPV疫苗,70%的35-45岁女性接受高质量的筛查,90%的确诊病人得到治疗。包括中国在内的194个国家承诺践行此计划,旨在彻底消除宫颈癌。

筑好这三道防线,即可远离宫颈癌。

第一道防线:接种疫苗,防止感染HPV

宫颈癌是第一个明确病因的癌症。目前的研究显示,90%以上的宫颈癌是由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引起的。HPV病毒被称之为人乳头瘤病毒,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病毒,致癌病毒称为高危型,主要有两型:HPV16和18型。

-HPV16型和18型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分型-

目前,在国内上市的HPV疫苗包括二价、九价疫苗。二价HPV疫苗对2种最常见高危型别(HPV-16和HPV-18)有保护作用,约占所有宫颈癌病例的70%以上。九价HPV疫苗可以预防九种病毒亚型感染,从而预防约92%的宫颈癌发生。

中国女性适宜接种疫苗年龄为9-45岁,强调的是,越早接种疫苗,保护效果越好,最好在没有性生活之前接种。

第二道防线:筛查手段多,易于早期精准发现宫颈病变

1、HPV检测

目前临床应用病毒基因组的DNA检测,主要分为:

(1)HPV分型检测:优点是可以鉴定感染的HPV具体型别及多型别的混合感染,在临床上可用于判断是否为同一型别HPV的持续感染或再感染。

(2)不分型的HPV检测:鉴定是否为高危型HPV的感染,可以用于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筛查,而不能鉴定具体的型别,不能判断某HPV型别的持续感染或再感染。

2、宫颈细胞学检查

(1)液基细胞学

把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放入一种中介的液体中去,以去除血液、粘液等影响诊断的干扰成分,达到提高诊断率的目的。优点:无创性、特异性好、对疾病的性质能做出较准确的判断。

该检查受医师的主观影响较大。并且如果取标本时没有刷取到病变部位,容易漏诊。其敏感性低、特异性高,结合HPV检测,可以提高其筛查准确性。

一般建议性生活3年后开始做。

(2)细胞学p16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此项检测是创新技术,即液基细胞学染色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使病理医师双质控参数相互判读,能快速提高诊断效率和精准度。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p16(+)-

精准宫颈癌筛查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第三道防线:及时治疗癌前病变,阻断子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上皮HPV感染到癌变过程如下:正常上皮→HPV感染→上皮内病变→原位癌→浸润性癌,这个过程长达数年至十年以上。

妇女一生中HPV感染率可以达到60%-70%,有的感染表现为一过性,感染后不致病,被感染者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70%感染可在一年内清除,两年内清除率可达90%,而持续感染中仅有10%致病。

持续高危型HPV感染导致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其大部分会消退,可随访观察,每年定期复查;病变持续发展或持续存在2年者宜进行治疗。

-HPV感染,双核挖空细胞(LSIL细胞学)-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也有部分会逆转正常,但也有部分会进展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其被视为癌前病变,可发展为浸润癌,需要积极治疗。一般采取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或锥切术,或进行消融治疗,从而消除病变的组织。阻断了这个环节,就不能往下发展为癌症;所以一旦发现患高度上皮内病变,务必看看妇科医生,需尽快评估、治疗。

-液基细胞学: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总结:

由于具有明确且有效的三级防控手段,宫颈癌极有可能成为人类通过注射HPV疫苗、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全面预防以致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此文得到中大五院妇科主任聂惠龙主任医师的指导,致谢。

『本期指导专家』

聂惠龙

聂惠龙,妇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妇科肿瘤首席专家,妇产科基地教学主任。

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系毕业。擅长妇科肿瘤、宫颈疾病、内分泌月经不调的规范化诊治。手术技术功底深厚,包括良恶性肿瘤开腹和阴式手术、单孔腔镜微创等美容小切口手术。微创单孔腹腔镜专用器械获国家专利两项。历任广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科内窥镜分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宫颈癌防治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妇科专委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生殖妇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学会妇科专委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协会妇婴保健专委会常务委员,珠海市医师协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珠海市抗癌协会理事和妇科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珠海市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委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等。主持多项科研和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

出诊时间:名专家: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特需名专家: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工作语言:普通话、粤语、英语-English

『本期指导专家』

林宇静

林宇静,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主任

目前仁珠海市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主任,珠海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病理学管理分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珠海市医师协会病理医师技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二十余年,临床病理诊断基础扎实,有丰富的临床病理诊断经验,专注及擅长肿瘤的诊断工作。参与多项基金,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6篇被SCI收录。

0 阅读:0

奥中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