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肺结节,到底该怎么办?

奥中英 2024-04-05 06:35:54

46岁的林女士首次CT检查,报告显示多发肺结节。林女士非常焦虑:“肺结节是什么?会发展为肺癌吗?我该怎么办?”

肺结节

林女士这样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根据目前的国内外研究报道,40岁以上人群,胸部CT检查肺结节的检出率达40%~60%。肺结节是放射科医生的诊断用语,由于肺是个开放性器官,能引起肺结节的原因很多,包括:炎症、损伤、异物、免疫反应、肿瘤等。

一、肺结节分类

肺结节是指肺内的结节状阴影,一般直径小于3厘米,其中直径小于1厘米的称之为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的称之为微小结节,而大于3厘米的我们称之为肿块。

肺结节可以表现为单独一个,也可以是多个。80%-90%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3-5%的结节是恶性的,还有少部分结节为癌前病变,有逐渐发展为肺癌的可能性。

按密度分类

01、磨玻璃结节

在肺内有一些密度比较低的像磨砂一样,或者类似云雾一样的、小片状的、比较局限的结节,或者有时像一团小棉花一样的结节。就像我们的磨玻璃一样,能隐隐约约看到玻璃后面的场景,所以叫磨玻璃结节。

02、部分实性结节

在CT 图像上表现为磨玻璃和实性结节的混合,就像蛋清包绕蛋黄,外周是类似于蛋清的磨玻璃成分,中间是类似于蛋黄的实性部分,既有磨玻璃阴影,又有实性成分。

03、实性肺结节

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病变密度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

根据结节危险度分类

肺结节的诊断主要依据肺部CT,在胸片中难发现,肺结节的危险程度识别也主要依据CT 影像学特征。恶性的CT 征象多表现为边界不清,大多会伴有分裂征、胸膜牵拉征、毛刺征、空泡征等伴随表现。

01、低危肺结节

直径≤5 mm 结节;

02、中危肺结节

直径为6 ~15 mm 且无明显恶性CT 征象的实性结节;

直径≤8 mm 的部分实性结节;

直径>6 mm 的纯磨玻璃结节。

03、高危肺结节

直径>8 mm,含有恶性CT 征象的部分实性结节或实性结节。

二、初次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

初次体检发现的肺结节,不用慌张,可以先找胸外科或者呼吸内科医生判断风险情况。一般通过薄层CT和三维重建分析,医生初步判断考虑是肺炎或不典型肺炎表现为肺结节,大部分患者可以经过短期口服抗生素治疗或者经中医药调理后肺结节就消失或明显变小。所以首次发现的磨玻璃结节,观察和必要的治疗尤为重要。

磨玻璃结节

肺结节的复查间隔时间可以根据肺结节的大小和密度来进行推荐。

小于5毫米的低危结节可以每年复查;6-10毫米的肺结节,可以间隔6个月复查;

高度怀疑恶性结节,应该缩短随访时间,可以间隔3个月复查。

一般经过随访观察,可以判断结节的生长行为,最好选择是薄层CT,与之前的CT图像进行对比,判断大小、密度、外围特征等是否出现变化。良性结节一般在长期随访中均不会出现变化,而恶性结节可以在短期内显著生长或者逐年增大。对于那些无变化的磨玻璃结节,也不能掉以轻心,有些是早期的微浸润腺癌,我们也称之为惰性癌。

一般大多数结节在3-5年内未明显长大的话,考虑为良性结节或低度恶性。

三、怀疑恶性肺结节,该如何选择治疗?

如果影像科和专科医生判断可能为恶性结节的,手术切除是恶性肺结节目前最好的根治手段,对于不能明确诊断且高度怀疑肺恶性肿瘤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目前手术基本均为微创腔镜手术,创伤小、愈合快、对肺功能影响小。

患者一方面不要过度担心而过早进行手术治疗;另一方面仍需谨记,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的,切勿因过度焦虑而造成过度治疗。

总结:

发现肺结节不用过于担心,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必要时坚持胸部CT随访,以免遗漏恶性结节,耽误诊治。肺结节,规范随访是关键,严格把握治疗时机很重要。

『本期指导专家』

王晓进

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大外科副主任

医学博士

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专注于肺结节微创诊疗和胸壁畸形的微创矫形。现担任珠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珠海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秘书,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胸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参加多个国家级、省市级临床研究项目,相应研究成果以论著在国际医学期刊发表,共10余篇 。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周日上午。

工作语言:普通话,英语-English

0 阅读:15

奥中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