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害怕肺结节癌变?这4种情况,一定提高警惕,尽早干预不手术!

大家好,我是公立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杜宝荣主任,从事中医呼吸临床工作40余年,目前退休返聘,门诊和病房一手抓,我

大家好,我是公立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杜宝荣主任,从事中医呼吸临床工作40余年,目前退休返聘,门诊和病房一手抓,我深知近几年,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许多患者一听到“肺结节”便心生恐惧,担心其恶化为肺癌。事实上,肺结节的性质复杂,既可能是良性病变,也可能是恶性病变的早期表现。今天,我想从中医的角度,结合临床经验,为大家科普肺结节恶化的四个表现,并分享一例中药散结治疗的医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肺结节。

那么,肺结节出现哪些变化代表着其可能恶化了呢?

一、结节体积持续增大:

肺结节的体积变化是判断其性质的重要指标。如果通过随访发现,肺结节在持续增大,且符合肿瘤的倍增时间,则需要高度警惕恶化的可能。中医认为,结节的增大与“痰瘀互结”密切相关,痰湿和瘀血在肺内积聚,久而化热,导致结节生长。

二、结节形态发生改变:

良性结节通常边缘光滑,而恶性结节往往边缘不规则,呈分叶状或毛刺状。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结节的形态发生改变,尤其是边缘模糊、毛刺增多,可能是恶化的信号。中医认为,这种形态改变与“毒邪内蕴”有关,毒邪侵袭肺络,导致结节形态异常。

三、症状加重或新症状出现

肺结节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加重、胸痛、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这些症状在短期内明显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如持续性低热、体重下降),需警惕结节恶化的可能。中医认为,这些症状多与“肺气失宣、痰瘀化热”有关。

四、出现转移迹象

如果肺结节恶性程度较高,可能会出现远处转移,如骨转移(表现为骨痛)、脑转移(表现为头痛、呕吐)等。这是肺结节恶化的严重表现,需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中医认为,转移与“正气不足、毒邪扩散”有关,正气虚弱无法抵御病邪,导致毒邪扩散至全身。

前一段,门诊来了一位48岁的女性患者,因体检发现右肺下叶有一个12mm的结节,边缘略不规则,伴有轻度咳嗽和胸闷。患者情绪焦虑,担心结节恶变,遂来我处求诊。通过四诊合参,患者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滑。

辨证为“痰瘀互结,肺气郁滞”,属于中医“肺积”范畴。患者长期情绪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加之脾虚生痰,痰瘀互结于肺,形成结节。

遂以“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为治疗原则,方见:

夏枯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浙贝母(化痰散结,清热润肺)、丹参(活血化瘀,改善肺络微循环)、黄芪(补气固表,增强正气)、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排脓)、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茯苓(健脾利湿,杜绝生痰之源)等。

每半个月复诊一次,根据症状变化调方,治疗期间患者咳嗽、胸闷等症状逐渐好转,情绪也有所改善,3个月后复查CT,显示结节已缩小至5mm,且边缘变光滑。患者见状大喜,继续用药2个月,最终结节彻底消除。

本例患者肺结节的形成与痰瘀互结、肝气郁滞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中以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兼顾疏肝理气、健脾补气。通过调理全身气血,改善肺内环境,从而达到消除结节、缓解症状的目的。

总之,肺结节的恶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中医认为,肺结节的形成与“痰、瘀、毒、虚”密切相关,治疗上强调“整体调理、标本兼治”。通过中药散结治疗,不仅可以缩小结节,避免手术,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发现肺结节的患者,我建议: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结节的变化、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焦虑、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尝试中药软坚散结,如果结节缩小或者消失就可以彻底放心。

肺结节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肺结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