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尼格买提现身洛阳!宋轶全程陪伴,两人一起抹口红,笑开了花

四月底的洛阳城正值牡丹怒放时节,这座十三朝古都迎来了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自1983年起,这座"千年帝都"每年四月

四月底的洛阳城正值牡丹怒放时节,这座十三朝古都迎来了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自1983年起,这座"千年帝都"每年四月都会化身花海,今年单日最高客流量突破32万人次。

就在4月29日这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与演员宋轶的意外同框,就像投进油锅的水珠,在游客手机镜头里炸开了花。

老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可当身着月白长衫的央视名嘴与披着烟霞色薄纱的旗袍美人并肩走过应天门,倒真应了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

这对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搭档,究竟要在牡丹城里上演怎样的故事?

日头刚偏西,洛邑古城青石板路上就荡起阵轻快的脚步声。尼格买提提着朱红袍角快步流星,后头跟着提着裙裾小跑的宋轶,活脱脱像从《清明上河图》里逃出来的欢喜冤家。

这位42岁的维吾尔族汉子今儿扮相着实新鲜,圆领袍上的团花纹随着动作忽隐忽现,腰间蹀躞带勒出精壮腰线——到底是常年健身的人,把件普通戏服穿出了武将气派。

反观宋轶,鬓边颤巍巍的绒花簪子衬得鹅蛋脸越发莹润,手里攥着把洒金纨扇,倒真应了曹植那句"皎若太阳升朝霞"。

转过十字街角,两人在个画摊前刹住脚。尼格买提抄起支秃笔就要往宋轶脸上招呼,惊得姑娘直往后躲,鬓角牡丹都要抖落几片花瓣。"

小尼哥您这架势,倒像要给人画钟馗捉鬼图。"宋轶嘴上嗔怪,手上却乖乖扶稳了画板。只见蘸着胭脂的笔尖在宣纸上跳华尔兹,不消片刻就勾勒出个执扇美人。

围观群众举着手机直乐:谁能想到春晚主持人还有这手绝活?更绝的是画中人眉间那点花钿,原是宋轶临时起意抹了点口红印上去的。

日头西斜时,这对活宝晃悠到西大街的胭脂铺。尼格买提抄起支正红色就往唇上抹,活像偷吃辣条被逮住的小学生。

宋轶举着手机前置镜头当镜子,憋笑憋得眼角泛泪花:"这色号放您嘴上,倒像刚啃完麻辣火锅。"话没说完自己先破功,银铃似的笑声惊飞檐角鸽子。

店家老板举着计算器看得直摇头:"打从我这铺子开张,还没见过这么会闹腾的明星。"

暮色四合时分的应天门广场,两人终于正经起来。尼格买提持着牡丹纹话筒,字正腔圆介绍着洛阳宫灯制作技艺。

宋轶在旁执灯而立,暖黄光影爬上她瓷白的脸,倒真显出几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

只是这端庄没能撑过半刻钟——当尼格买提即兴来段维吾尔族舞蹈时,宋轶提着裙摆转圈的模样,活脱脱是只扑棱着翅膀的粉蝶儿。

收工前的大合影最是热闹。42岁的主持人被七八个汉服姑娘围着,倒显出几分手足无措的憨态。

宋轶倒是自在,举着油纸伞转出个漂亮的弧度,伞面上"国色天香"四个金字在夕阳里忽闪。有眼尖的游客发现,她发间别着的绒花牡丹,正是午间在画摊上得来的战利品。

这场发生在牡丹花城的相遇,恰似青瓷遇见葡萄酒,看似违和却酿出别样韵味。当央视名嘴的爽朗撞上旗袍美人的温婉,在千年城墙下激荡出的,何尝不是种文化交融的妙趣?

你看那尼格买提袍角翻飞时带起的风,卷着宋轶裙摆上的牡丹香,倒把十三朝烟雨都搅活了。如今演艺圈盛行"工业糖精",这般浑然天成的搭档反倒成了稀罕物。

说到底,观众爱看的从来不是明星光环,而是那份鲜活的烟火气——就像洛阳城头那轮明月,照着今人的欢闹,也映着古都的沧桑。

下次若在街头偶遇这般妙人妙景,您可愿停下匆匆脚步,共醉这场穿越千年的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