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万元折叠机来了,荣耀MagicV发布,助力合作伙伴共商共赢

还记得前几次荣耀手机发布会,赵明先生谈了许多“我们挺过来了” “感谢所有支持的朋友”,给渠道商打气云云。而昨晚的荣耀Ma

还记得前几次荣耀手机发布会,赵明先生谈了许多“我们挺过来了” “感谢所有支持的朋友”,给渠道商打气云云。而昨晚的荣耀MagicV的发布会,明显更有底气,而且自信不少。

这份自信也体现在了价格上,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共同见证一款“万元手机”的诞生。如果看到这里,觉得囊中羞涩的话,可以赶快划走。

【服务全场景,共商共赢】

非常奇怪!在介绍手机之前,用了大约50分钟去谈系统——荣耀Magic UI 6.0。这是一款搭载全新Magic Live智慧引擎,能够实时在线感知、理解、学习的系统。赵明强调,荣耀的理念,是构建开放包容的,多平台跨屏协同的, APP丰富场景化的服务。

会上举了2个例子:

①上班路过地铁闸口时,提示扫码进站,一键直达扫码;

②下班路过云柜时,提示取件,一键直达取件码。

借助多维度(不限于wifi、蓝牙、gps、基站)的核心算法。分析和学习用户的生活轨迹、使用习惯,提供千人千面的主动式的精准的生活助手。技术上体现出“秒级感知频率,30米感知范围”的特点,而且还更省电了。

会上还提到Magic Live智慧引擎对在通勤方面的帮助,比如:去往机场的路线安排,如何换乘,规避高峰,领取登机牌,定位出口,直达酒店等等。荣耀号召更多厂商加入,为大家提供接口,便于串联好线上互联,线下感知,共商共赢。

我隐约看到荣耀正从普通的硬件厂商,进阶成为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服务商。这是和传统手机厂商的巨大区别。赵明想要构建比肩甚至超越ios的生态。

【更接近“正常”手机】

印象里,三星是最先做折叠屏的手机。在经历了多种形态上的变化,以及工艺升级。众国产品牌也迭代了好几款,好不热闹。

荣耀到2022才抛出自己首款折叠屏手机,似乎稍微有点晚。也可以理解为“我花开时百花杀”的意思。一方面拥有后发优势,另一方面让别人当炮灰踩坑。要知道很多品牌不乏机型仅仅是做为概念机、试验型过渡产品。比如说折痕问题啊,铰链问题啊,环境温度限制啊。折叠屏的迸发量产其实也就小半年的事。

荣耀MagicV的外观特点,赵明引以为傲的是 “回归正常”。荣耀MagicV由2面21:9的屏幕组合而成。这样的设计,是让它合上后屏幕比例就是一台“正常手机”,因为据统计“使用单屏”的几率高于50%,设计要兼顾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

言外之意,是否可理解为其他手机的不正常?

紧接着就是一顿比,如下:

基于“正常化”的屏幕比例,表现出更宽广的显示画幅,以及防误触方面的功效。

基于更细的边框、更高的屏占比,表现出更加卓越的视觉效果。

基于高刷、高亮度、高分高PPI、曲面玻璃,表现出更高的屏幕素质。

基于1920Hz高频PWM,表现出超一流的护眼、防疲劳水平。总之这一顿比呀!内外双修,内外双屏,参数全都碾压国外厂商。个人不太喜欢这种米式对比。

基于新的材料科学,表现出更强的耐摔度。赵明现场还展示了2次摔机。

具体参数,可参考上图。就是这么自信。内外双修,内外双屏,都碾压国外友商。

【双屏的应用场景】

从折叠屏诞生之初,我就觉得挺玄幻的,有点天方夜谭。从价格上,它并不是面向大众市场,应用匮乏在所难免,就没怎么关注了。

毕竟…

会上展示了一些应用场景,让我开始有所期待,比如:

边聊天,边看电影;

边等车,边看电影;

边视频,边聊天打字;边看公众号,边聊天。

分屏编辑文档;

多路视频,多角度观看比赛;

大屏导航、大屏炒股、大屏游戏。

我相信荣耀MagicV肯定不限于以上这些,主要就是基于多窗口协同,多屏交互、和大屏观影三个方面。折叠屏手机还会有哪些应用?欢迎补充,还需要慢慢摸索。

【配置】

荣耀MagicV核心参数:①骁龙8 Gen1处理器;②4750mAh电池,15分钟充满50%的66W快充;③四摄多主摄融合影像系统。通过IMAX-ENHANCED认证的双扬声器立体声。

此次还加入了独立安全芯片!暴力刷机仍然无法进系统;拆卸ROM仍然无法读取信息,采取ROM全局加密保护。

【公布价格】

开头说了,这是一款万元手机,分为12GB+256GB版本,12GB+512GB版本,相差仅为1000元。哎?我为什么要用“仅”。

一共有3种配色可选,分别是:亮黑色、钛空银、燃橙色。还是非常漂亮。

另外还有周边:保护套299元、车载支架399元,一看都是高端人士买的。

最后,发布会还发布了一款智能手表,荣耀手表GS 3。参数如上图,售价1299起。首批预定可以100抵200。手表也是多终端协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总结: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现在手机的配置趋于同质化,很难再从硬件上分高下。很多厂商又回到了压价格,内卷的老路上。

通过各种方法体现出差异性,去争夺高端市场,开发锚定效应,也是各厂商可遇而不可求的目标。折叠屏,就是这些思路之一。

说实话我本来是不太看好折叠屏,本以为它会和滑盖、翻盖、无边框全面屏以及各种奇奇怪怪的方案一样,经过短暂尝试就淡出视野了。但是没想到折叠屏这一做就有点越发繁荣的意思。

有人说折叠屏手机干掉了平板、笔记本、电视…..虽然是有点夸张,但是反映出多用途的重要性,甚至对app生态,和人们使用习惯都产生深远影响。我觉得还是很有开发潜能。

最后,你觉得折叠屏方案会走更远嘛?如果降到5000以内,你会不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