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三国(十七)孙刘联盟孙权真的是因为诸葛亮才联合刘备的吗?

浩恩玩转过去 2024-11-02 14:02:32

为什么孙权要联合刘备对抗曹操,难道仅仅是因为诸葛亮所谓的舌战群儒吗?其实不是,真正说服孙权对抗曹操的另有其人,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曹操平定了北方以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荆州,而此时的刘备在哪呢?刘备投奔刘表以后,刘表拨给了他了一部分兵马,让他驻守在新野抵挡曹操。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曹操平定了乌桓以后,就开始为南征荆州做准备,曹操先后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在邺城挖了一个玄武池,来操练水军;

第二,他废除了东汉的三公九卿制,重新改为了西汉初年的丞相制,并且自任丞相大权独揽。

做完这两件事以后,建安十三年的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开始征讨荆州的刘表。而就在一个月后,刘表就病死了,他的小儿子刘琮接替了他的地位,但是刘琮继位以后,立刻派出使者投降了曹操。此时的刘备已经退守到了樊城,樊城就是今天襄阳市的樊城区,但是他并不知道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直到曹操的大军到达宛城的时候,刘备才知道,于是,刘备立即带领着樊城的军民向南撤退。

而就在这个时候,极具政治敏感性的鲁肃,听说刘表死了以后,立刻对孙权说:荆楚地区,山陵险阻,城池坚固,沃野千里,百姓富足,如果能占据荆州的话,必能成就帝王之业。然后鲁肃请求,以吊丧之名,即刻前往荆州一探虚实,晚一步的话,恐怕会被曹操抢了先机。孙权一听,立即派鲁肃前往荆州。但是鲁肃到达夏口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消息,曹操的大军已经进入了荆州,刘备已经渡过长江,逃向了江陵。

因为江陵是个军事重地,那里是刘表的长子刘琦的地盘,并且刘备在撤退之前,就已经派关羽率领一万水军赶往了江陵。于是鲁肃也不去荆州吊丧了,直接赶往江陵方向,到当阳的时候碰上了刘备。当然,刘备到达当阳的时候,曹操的大军也追了上来,双方就在当阳的长坂坡打了一仗,这一仗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很精彩,虽然剧情有点夸张,但也并非完全虚构,在当阳桥上张飞确实大吼了一声,张翼德在此,谁敢与我决一死战,但当阳桥不是被张飞吼断的,而是张飞派人拆的。

刘备也确实丢下了妻儿仓惶而逃,但刘阿斗确实是被赵云救出来的。那么鲁肃见到刘备以后,给刘备说了些什么呢?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鲁肃也不绕弯子,直接劝说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刘备一听,当然非常高兴,正愁着没办法对抗曹操呢,这下终于有帮手了,于是就派诸葛亮陪同鲁肃,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那么诸葛亮能不能说服孙权呢?诸葛亮的外交才能,确实让人很钦佩,他见到孙权以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来求救的意思,反而把姿态放的很高,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诸葛亮对孙权说: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什么意思呢?他说:如今天下大乱,孙将军占据着江东,刘豫州也聚众于荆州,与曹操共争天下。刘豫州指的就是刘备,因为之前曹操给刘备的官职是豫州牧。大家觉得诸葛亮的开场白怎么样,他直接把刘备和孙权曹操放在了同一个高度,曹孙刘三家共争天下,事实上刘备哪有那个实力,他手上只有关羽的一万水军,再加上刘琦的一万兵马,充其量也就两万人,他拿什么和曹操孙权争夺天下呢?

但诸葛亮这么一说,在气势上已经给自己得了一分。而孙权听了以后并没有说话,诸葛亮继续说:如果将军能带领吴越的军队和曹操抗衡,就请早作决断;如果你觉得打不过曹操,不如放下武器,投降算了。孙权虽然年轻,但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政治老油条,他当然知道诸葛亮是在激自己,所以孙权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你们刘豫州为什么不降?

诸葛亮一听,就来劲了,他说:当年的田横只是一位士人,尚能守住节操,不肯受辱,更何况刘豫州乃汉室宗亲,英雄盖世,被世人所仰慕,如果打不赢曹操,那也是天意,怎么可能屈服于曹操呢?其实孙权要的就是诸葛亮这句话,因为他已经有了对抗曹操的打算,所以,他当即给诸葛亮说了一句话: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为什么说孙权早就有了对抗曹操的打算呢?因为鲁肃也给孙权分析了利害,当时在东吴的朝堂上也分为了两派,一派是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另一派是以鲁肃为首的主战派,孙权其实也很犹豫,打吧,不是曹操的对手,投降吧,也不甘心。据三国志记载,孙权得知曹操要从荆州东进的时候,召手下的人商议,大多数人都建议投降曹操,只有鲁肃不说话。然后孙权就起身要上厕所,鲁肃一看,也跟着孙权出来了,孙权立刻就明白了,他就拉着鲁肃的手问他:子敬想要说什么呀?鲁肃说:我知道将军是在考虑,要不要投降曹操,如果是我,投降曹操也没关系,大不了我回乡做个老百姓,然后再经过推荐,从基层官吏做起,还是有可能做到州郡官员的,但是将军您呢,您要是投降了曹操,能不能保住性命都不一定了。

孙权听了鲁肃的话,恍然大悟,如果是一般的谋士或将领投降曹操,曹操肯定会重用,但自己是江东六郡之主,投降以后,能不能保住性命,还真不一定,于是孙权就彻底放弃了投降的打算,决定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操。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因为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每个人物身上发生的事,都记录在一个传记里,时间线有点模糊,他不像资治通鉴那样是编年体,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载的,所以说,鲁肃给孙权的建议,是在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前,还是在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后,三国志里是有点模糊的。

但我个人认为,孙权肯定要先和鲁肃商议以后,才会接见诸葛亮,也就是说,鲁肃在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前,就已经和孙权商量好了,要对抗曹操,所以孙权才会答应诸葛亮联合抗曹。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探讨一下,那么,孙刘两家联合以后,这场仗该怎么打呢,我们下集接着聊,再见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