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了一辈子仗的刘备,竟然会被陆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书生给打败?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难道仅仅是要为关羽复仇吗?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上集我们介绍了,关羽集中兵力攻打樊城的同时,东吴集团的吕蒙趁虚而入,夺取了荆州,关羽在无奈之下只好败走了麦城,又在突围的路上被孙权的伏兵抓获,进而被杀害。那么刘备得知关羽被杀以后,是什么反应呢?
史书记载,刘备立刻做了两件事,匆忙称帝,讨伐东吴。公元221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七月就集结大军讨伐东吴,那么刘备为什么急于讨伐东吴呢?可能大家都认为是刘备要为关羽报仇,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荆州作为战略要地,诸葛亮为刘备做的战略规划,就是占据荆州,北可以伐魏,东可以伐吴,同样,鲁肃为孙权做的战略规划,也是要占据荆州以后,攻占益州,然后和曹操划江而治。

由此看来,荆州就成了孙刘两家的必争之地,所以刘备要火急火燎的讨伐东吴。然而,就在他调兵遣将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让刘备痛心疾首的事,那就是张飞的被杀,张飞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一个作战勇猛,脾气暴躁的人,在正史中基本上也是这样,刘备阵营中,张飞的勇猛是仅次于关羽的存在,但是在体恤士卒方面,张飞却远不及关羽,关羽虽然高傲,但他对待士兵非常好,而张飞呢,史书上说,经常鞭打手下的军士,刘备也多次劝他:你经常鞭打士卒,又天天把他们放在身边,迟早会发生祸端的。
但张飞不听,依然我行我素,终于在他准备赶往江州,与刘备大军汇合之前,被自己的两个部下给杀了,这俩人行凶之后,提着张飞的首级,就顺江而下投奔了孙权。张飞的死,也更加坚定了刘备伐吴的决心。其实孙权早就知道,自己已经把刘备彻底给得罪了,所以孙权早早的就在政治和军事上做好了准备,当初杀了关羽以后,孙权立即派人把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了曹操,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无非是想让天下人知道,杀关羽是曹操的意思,他想让曹操来背这个锅,但孙权的这个伎俩,曹操能看不出来吗,曹操就用诸侯之礼将关羽给厚葬了。
到了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称帝以后,孙权就继续放低姿态,向曹丕称臣,于是曹丕就封孙权做了吴王。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无非是想要联合曹魏,共同对付刘备。此外,在军事部署上,孙权也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他把自己的都城迁到了武昌,这个武昌可不是现在的武昌,是今天的湖北鄂州,同时,又派陆逊率领五万大军迎击刘备。刘备大军出征以来,接连在巫县和秭归击败了吴军,公元222年的正月抵达了夷陵,夷陵就是今天的湖北宜昌,紧接着陆逊也率领大军来到了夷陵,两军相遇以后,蜀军立即派出几千人马来挑战吴军,陆逊手下的将领都建议,即刻与蜀军开战,但陆逊认为这是蜀军的诱敌之计,绝不可轻举妄动,拒绝与蜀军交战。

果然,刘备见此计不成,便让埋伏在山间的八千士兵回到了大营。吴军诸将一看,一个个都非常佩服陆逊,随后陆逊下令,任何人不得出战,于是两军就在夷陵展开了对峙,这一对峙就是六七个月。在此期间,任凭蜀军不停的叫阵,吴军就是坚守不出,蜀军的士气也不像刚来的时候那么高涨了,并且刘备还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下令,把水军撤到了岸上,沿长江两岸安营扎寨,营寨一直连绵了七百余里。
远在洛阳的曹丕听说以后,就对群臣说:刘备不懂用兵,哪有连营七百里来进攻敌人的。陆逊当然也懂这个道理,他就向孙权上表说:刘备虽征战半生,但他打仗败多胜少,我之前最担心的就是蜀军水陆并进,如今看来,刘备不足为虑,破敌就在今日。于是,在公元222年的闰六月,吴军开始对刘备发起进攻,刚开始,吴军攻打蜀军的一个营还吃了败仗,诸将都在发牢骚说:这不是白白让士兵们送死吗?可陆逊说:请诸位放心,我已经找到破敌的办法了。说完陆逊下令,让每个士兵手持一把稻草,攻进敌营后,就立即用火攻。
史书记载,吴军用火攻连续拔掉了蜀军四十多座营寨,刘备的很多部将,都走投无路被迫投降了东吴,蜀军将士的尸骸,飘满了整个江面,刘备看着当时的惨状,悲愤的说了一句话: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没想到我竟然会被陆逊打败,这难道不是天意吗?然后,刘备收集残部,退守到了永安,永安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县,永安有一座小山,当年西汉军阀公孙述在这里建了一座小城,传说这里有一口井经常冒着白气,像一条白龙,所以把它命名为白帝城。
刘备退到白帝城的时候得了重病,就在白帝城驻扎了下来,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了永安,刘备立下遗诏,由太子刘禅继承皇位,由于刘禅当时太年轻,才十七岁,所以刘备任命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幼主,这就是著名的永安托孤,公元223年四月,刘备在白帝城病逝,至此,戎马一生的刘备,仅仅当了两年皇帝就走完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