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亚于泰缅电诈骗局的。
恐怕只有“有病没病都退钱,不幸身故,也有钱拿”的返还型保险了吧!
这类保险一般出自中国平安、太平洋、中国人寿等耳熟能详的大公司。
在保鸽看来:
不买能返钱的保险,不买中国平安等大公司重疾险、寿险等,就能避开90%的坑。
“有病没病都退钱,不幸身故,也有钱拿”的保险。
一般就是身故后赔钱,没身故退钱的两全险,搭配一份保疾病的重疾险。
一般只保障几十年,或者保到70岁、80岁等某个固定年龄段。
这类保险听起来划算,实际上全是坑。
比如价格昂贵,少则上万,多则好几万。
几十年累计保费几乎跟保额一样多,甚至比保额还多。
因为无法保终身,所以难以覆盖重疾高发年龄段,保障力度一般。
中国平安就很喜欢搞这种返还型保险。
毕竟增加一个名目,每份保险就能多收几十万。
就是让你多交钱,还欺负你不会算账。
中国平安新出的分别针对大人和小孩的「平安如意全能25保险计划」就是如此。
坑大人的叫「平安如意全能25保险计划」。
坑小孩的叫「少儿平安如意全能25保险计划」
两款产品的条款、组合方式基本一样。
都是最高保障到80岁的两全险附加重疾险。
保鸽制图,信息来自中国平安官网
超过80岁,如果还活着,就按保额给你退钱。
如果附加了重疾险,生病后也能赔,附加重疾险保额跟主险一致。
平安这次比较良心的一点,是重疾险理赔后,到期未身故,仍给你退钱。
这就实现了“有病没病都退钱,不幸身故,也有钱拿”。
但平安这份「全能计划」不值得买。
原因如下:
1、重疾保障力度弱
重疾险是作为「全能计划」的附加险出现。
因此最多保到80岁。
就是一份定期重疾险。
目前重疾的高发年龄普遍在70岁之后,尤其超过80岁,几率会大增。
因此重疾险建议终身保障。
不过,平安为这份「全能计划」定制的附加重疾险,保障力度还算可以。
比平安福提升不少,轻症和中症最多都能赔5次。
2、价格昂贵
你永远不可能在保险公司身上赚钱。
更不可能从中国平安这类大公司身上赚钱。
你惦记的是人家到期给你退钱。
人家惦记着你的本金。
30岁,购买一份保额50万,含重疾险的「全能计划」:
男性每年保费至少16400元,30年缴费合计49.2万元。
女性每年16300元,30年缴费合计48.9万。
几乎等于50万保额。
即便是10岁小孩,每年保费也接近1万块,30年下来也近30万。
而同期一份50万保额的「达尔文10号」终身重疾险。
30岁成人每年保费也就5000多,缴费30年才10几万。
但「达尔文10号」的重疾保障要高很多。
不仅中症赔60%保额,比「全能计划」高10%。
因意外伤害导致的重疾还能赔130%的保额,这一条可以说相当实用。
保鸽制图,信息来自中国平安官网
3、投入产出比很低
就是你投入的全部保费,到期能拿回多少钱。
从平安「全能计划」的条款来看。
这是一份固定保费投入,到期返还固定金额,期间不产生利息等投资收益的保险(附加的万能险除外)。
比较好的一点是重疾险获赔后,到期依旧能退保费。
相当于有机会同时拿到疾病补偿和到期退的钱。
因此投入产出比,主要看累计能拿多少钱。
保鸽做了一个投资收益表:
保鸽制图,信息来自中国平安官网
只有患满5次轻症+5次中症+1次重疾,拿走225万。
且到期生存,拿走50万满期金,相当于累计拿到275万,投入产出比最高。
此时,一个30岁成人的单利能达到11.47%,10岁小孩单利能到14.25%。
不过,若换算成投资理财采用的复利收益,则平均只有4%左右,也就普通银行理财的水平。
你可能会觉得很划算。
但拿到这笔钱的门槛极高:
必须同时满足最后一次疾病是重疾,患满5次轻症+5次中症,还不能是同一种疾病,才能拿满275万。
图片来自《平安附加如意全能(2025)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合同
请问多少人能有这个“运气”?而且是在80岁之前。因此这个收益几乎不可能实现,只能是一个让你上当的诱饵。
如果你附加了重疾险,但到期没有理赔,只拿到50万满期金,此时你的投入产出比最低。
30岁大人和10岁小孩的单利分别只有0.04%和1.84%。
这个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平安这个「全能计划」90%的情形下,只能让你获得跟银行存款差不多的收益。
只有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收益能勉强等同于普通的银行理财。
但银行理财你可以随存随取,「全能计划」一旦入坑,至少锁定你几十年,还得让你生一场几乎濒临死亡的重病。
如果你急用钱,想提前退保,可能连保费都拿不回来。
但保险公司却可以用你的几十万保费,通过资本运作,获得超额收益,这笔收益却没你的份。
保障力度一般,投资回报极低。
这就是“生病赔钱,没病退钱”的返还型保险最大的骗局。
就是抓住你“保险没理赔,保费打水漂”的痛点,想方设法坑你的钱。
记住一句话: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不是投资。
只有给你最全面保障,且价格合理的才是好保险。
那些打着大公司旗号,但保障一般,价格昂贵的保险,以及“能退钱”的保险,90%都是坑。
而这些坑,基本都来自中国平安这类大公司。
避开他们,买保险基本不上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