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乌克兰签署价值5000亿美元的矿产开采协议,美国频频使出“断网”、“换人”等威胁招数;而特朗普更是言之凿凿说美乌双方“非常接近达成”有关协议,这是乌克兰妥协了吗?
2月26日,乌方消息传出,乌克兰已经与美国就合作开发矿产、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达成协议,希望借此能够改善两国的关系,但是,美方已经作出重大让步!
回忆一下特朗普政府对乌稀土矿产诉求的“努力”过程:特朗普先是提出乌5000亿美元稀土换美援助的设想,接着是贝森特拿着协议亲赴基辅求签未果,而万斯亦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施压泽连斯基,最后是凯洛格再次访问基辅!
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努力”下来,美乌协议仍然未达成,而泽连斯基甚至声称,他不会签署这份会让“乌克兰十代人为之买单”的协议。
但就在大家以为美方的“矿产掠夺计划”落空之时,戏剧性的转变出现,先是特朗普说美乌双方“非常接近达成”协议,接着是乌方也表示已经做好签字的准备!
原因自然是美国做出了重大让步:一是美国放弃优先保障“5000亿美元”开发收入的苛刻要求,二是美乌设立专项基金,乌政府将国有矿产资源“未来货币化”收益的50%注入该基金,三是美国同意专项基金将优先支持乌克兰经济发展,四是协议明确排除已经产生收益的既有油气项目,也就是乌克兰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现有的经济活动不会被纳入该协议。
不过,随着美国放弃“5000亿美元”诉求,乌克兰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美国安全保障”。
对于这一点,乌方官员持乐观态度,因为泽连斯基将得到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商讨“更大局面”的机会,也就是说,泽连斯基即将赴美面见特朗普,而特朗普本人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他在接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曾对记者们表示,他将与泽连斯基会面,乌克兰总统可能会在本周或者下周来美国签署协议。
可以说,这一份令全球关注的乌稀土矿产协议,美乌双方各有坚持,各有退步。但其中乌方的“抵抗”尤为令人注目,因为在美方的持续强压下,泽连斯基甚至做出了辞职的决定,但仍然坚持不会签署让“乌克兰十代人为之买单”的协议。
泽连斯基的底气来自哪里?
是因为有欧洲,比如英法德的支持吗?比如欧洲领导人齐聚基辅,并宣布了一揽子援助措施,比如英法表示将继续支持乌克兰,比如德国选举结果出炉,表示应该支持乌克兰的总理候选人默茨胜出。这些国家自然是乌克兰和泽连斯基的强援,但并非最强援手。
乌克兰议会否决了一项关于“支持民主”的议案,成为泽连斯基的“最强”援手!
这项议案规定,一旦乌克兰获得公正、持久和平保障,乌议会将立即宣布举行总统选举。议案的背景是因为近期特朗普及其团队反复表示乌克兰应该举行“战时选举”,这是要“换人”的想法。而议案在表决时只获得218票支持,低于通过议案所需的最低226票,这表明,即使是反对派也承认议会的合法性和乌总统泽连斯基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