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Yole 2025 行业报告:禾赛连续四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想象一下,未来的汽车,不再是冷冰冰的钢铁盒子,而是拥有“智慧眼睛”的智能伙伴。它能预判危险,自动避让,甚至在疲劳驾驶时发

想象一下,未来的汽车,不再是冷冰冰的钢铁盒子,而是拥有“智慧眼睛”的智能伙伴。它能预判危险,自动避让,甚至在疲劳驾驶时发出警醒。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关键部件——激光雷达。但问题来了,这项曾经被视为“高科技玩具”的昂贵设备,真的有必要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吗?有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车企的营销噱头,也有人坚信,这是通往完全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而在这场技术与市场的博弈中,一家中国企业——禾赛科技,正以其连续四年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登顶的姿态,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激光雷达,究竟是“智商税”还是“安全刚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激光雷达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它就像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通过发射激光脉冲,测量物体与自身的距离,从而构建周围环境的3D图像。相比于传统的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优势在于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尤其是在光线不足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清晰地“看到”前方障碍物。

为什么激光雷达一度被认为是“智商税”呢?原因很简单:贵。早期的激光雷达,动辄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直接拉高了汽车的制造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花这么多钱,仅仅是为了提升一点驾驶安全性,值得吗?这是许多人的疑问。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激光雷达的价格正在快速下降。而在这场“降价潮”中,禾赛科技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推出了极具性价比的ATX系列激光雷达,将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价格下探至10万元级别。这意味着,激光雷达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而是逐渐走进了大众市场。

价格的下降,直接推动了激光雷达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开始在其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将其作为提升驾驶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比亚迪、理想、小米等中国汽车品牌,更是将激光雷达视为“智能化”的核心卖点,积极推动其应用。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激光雷达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高科技玩具”,更是提升驾驶安全性的“安全卫士”。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激光雷达能够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环境感知,帮助汽车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避免潜在的危险。

例如,在高速行驶时,激光雷达能够提前发现前方障碍物,并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采取避让措施。在雨雾天气或夜晚,激光雷达也能清晰地“看到”路面上的行人或车辆,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可以说,激光雷达就像汽车的“第三只眼睛”,为驾驶者提供了一份额外的安全保障。

激光雷达并非万能。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容易受到极端天气(如暴雨、浓雾)的影响,以及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等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更重要的是,激光雷达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并非相互替代,而是互补协同。它们共同构成了汽车的“感知系统”,为智能驾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激光雷达,究竟是“智商税”还是“安全刚需”?或许,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对于追求极致安全性的消费者来说,激光雷达无疑是“安全刚需”。而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选择不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也无可厚非。

但不可否认的是,激光雷达正在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激光雷达将会越来越普及,最终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

而在这场“智能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禾赛科技的崛起,正是中国智能制造崛起的一个缩影。这家企业不仅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更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推动了激光雷达的普及,让更多人享受到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在全球自动驾驶的赛道上,中国企业正加速奔跑。而禾赛科技,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激光雷达在不同等级自动驾驶中的作用。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分为L0到L5五个等级,其中L0为完全人工驾驶,L5为完全自动驾驶。

在L1和L2级别的辅助驾驶系统中,激光雷达主要用于增强现有功能,例如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车道保持辅助(LKA)等。它可以提供更精准的环境感知,提升这些功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而在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中,激光雷达则扮演着更为关键的角色。L3级别的自动驾驶允许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将驾驶权交给系统,但仍需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L4级别的自动驾驶则可以在特定区域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无需驾驶员干预。

要实现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就需要车辆具备高度可靠的环境感知能力。而激光雷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传感器。

它可以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3D环境图像,帮助车辆准确识别和定位周围的各种物体,包括行人、车辆、障碍物等。同时,激光雷达还可以在光线不足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提供可靠的环境感知,确保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对于追求更高等级自动驾驶体验的消费者来说,激光雷达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让自动驾驶系统更加安全、可靠,让驾驶者在特定条件下彻底解放双手双脚,享受智能驾驶带来的乐趣。

禾赛科技在全球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正是得益于其在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其激光雷达产品拥有高精度、高分辨率、远距离探测等优点,能够满足L4级别自动驾驶对环境感知的苛刻要求。

禾赛科技还与全球多家领先的Robotaxi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这些合作不仅验证了禾赛科技的技术实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激光雷达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汽车领域。它还可以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智慧城市等领域。例如,在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在无人机领域,激光雷达可以用于地形测绘和环境监测。在智慧城市领域,激光雷达可以用于交通流量监测和城市安全管理。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的应用场景将会越来越广泛。它将会成为未来智能化社会的重要组成,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中国的智能驾驶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而禾赛科技正是这场浪潮中的中坚力量。

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近1800项授权专利及专利申请,是全球数字激光雷达专利技术储备最早、最深厚的激光雷达企业。这些专利不仅体现了禾赛科技强大的技术实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外,禾赛科技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激光雷达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有助于提升激光雷达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禾赛科技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该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不断探索激光雷达技术的新方向,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产品中。

例如,禾赛科技推出了多款具有创新性的激光雷达产品,包括ATX系列、ET系列、QT系列等。这些产品在性能、成本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此外,禾赛科技还注重与客户的合作,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客户更好地将其产品应用于实际场景中,提升其产品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禾赛科技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该公司计划在2025年实现年产能超过200万台,预计交付量将达到120万至150万台。

YoleGroup认为,基于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庞大需求,以及禾赛科技独特的全球化业务优势,该公司有望在2025年持续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

总结一下,激光雷达正在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它能够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环境感知,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激光雷达将会越来越普及,最终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

禾赛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正以其技术创新、规模化生产和全球化布局,推动着激光雷达的普及和应用。该公司在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并与全球多家领先的汽车厂商和Robotaxi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未来,禾赛科技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该公司有望在2025年持续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为全球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机遇的时代,禾赛科技正以其坚实的步伐,引领着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照亮着智能驾驶的未来。它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中国智能制造崛起的一个缩影,代表着中国科技创新的力量。而我们,都有理由对禾赛科技的未来充满期待。 在这场技术革命中,禾赛以领军者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智造的实力与潜力。

根据YoleGroup的预测,伴随行业持续发展,禾赛将凭借独特优势地位,在新兴机遇中实现战略卡位。 这不仅是对禾赛科技过去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

“电动爹”这个词,你肯定听过。里程焦虑、充电难、电池衰减,纯电动汽车似乎总有那么几点让人“上头”。但如果我说,现在有种车,既享受电车的丝滑起步,又不用担心趴窝,你信不信?这就是当下火热的增程式电动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阿维塔07和问界M5。它们到底是不是“真香”选择,还是另一种“智商税”?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先别急着站队,增程式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给电动车安了个“充电宝”。这“充电宝”可不是普通的移动电源,而是一台小型的燃油发动机。电不够了,它就启动发电,继续驱动车辆,完美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但争议也随之而来:这不就是个烧油的吗?跟传统燃油车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去了!增程式电动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电机驱动的。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直接参与驱动,相当于一个移动的“发电站”。这样一来,既能享受电机的平顺和加速,又能避免燃油车的顿挫和噪音。而且,增程式电动车可以纯电行驶,短途通勤直接当电车用,省钱又环保。

好,原理咱弄明白了,就得看看实战表现了。阿维塔07和问界M5,都是增程式领域的明星车型,各有千秋。

阿维塔07,走的是科技潮牌路线。外观设计大胆前卫,内饰也充满了未来感。

先说说它那张“脸”。大尺寸的进气格栅,没有采用传统的横幅式设计,而是用复杂的纹理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两侧的大灯,造型犀利,仿佛猎鹰的眼睛,炯炯有神。最让人惊艳的,还是它那溜背造型。车顶线条从A柱一直延伸到车尾,流畅优雅,风阻系数低至不可思议的0.259Cd。这意味着什么?更低的能耗,更安静的行驶体验。

车身尺寸方面,阿维塔07的长宽高分别为4825mm、1980mm、1620mm,轴距达到了2940mm。这数据说明什么?空间大!后排乘客可以尽情舒展双腿,长途乘坐也不会觉得累。

进入车内,你会立刻被它的科技氛围所吸引。35.4英寸的超大尺寸中控屏,显示效果细腻,操作流畅。集成了导航、娱乐、车辆控制等功能,让驾驶者可以轻松掌控一切。内饰用料也十分考究,大量采用软性材质包裹,触感细腻,质感十足。

再来看看问界M5,它的设计风格则偏向于稳重成熟。前脸采用了简洁的设计,没有过多的装饰,强调大气和沉稳。车身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车身尺寸方面,问界M5的长宽高分别为4785mm、1930mm、1625mm,轴距为2880mm。虽然尺寸略小于阿维塔07,但空间表现依然不错,满足家庭出行需求不成问题。

内饰方面,问界M5采用了大量的皮革和木纹饰板,营造出豪华舒适的氛围。15.6英寸的中控屏,显示效果清晰,操作逻辑简单易懂。

动力方面,阿维塔07搭载了一套高效的增程式动力系统,由一台1.5L发动机和双电机组成,总功率高达362kW,电机峰值扭矩为629N·m。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加速快!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4.9秒,甚至可以媲美一些性能车。

实际驾驶中,阿维塔07的动力表现也确实令人满意。起步轻快,加速迅猛,超车轻松。电机响应迅速,动力随叫随到,让你在城市道路上游刃有余。

问界M5则搭载了一台1.5T发动机和单电机,总功率为200kW,电机峰值扭矩为360N·m。虽然数据不如阿维塔07亮眼,但日常使用也完全够用。

在驾驶体验方面,阿维塔07更加注重操控性和运动性。方向盘指向精准,底盘调校扎实,悬挂支撑到位,让你在弯道中也能感受到乐趣。

问界M5则更加注重舒适性。悬挂系统能够有效过滤路面颠簸,座椅柔软舒适,让你在长途驾驶中也能保持放松的心情。

续航方面,阿维塔07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220km,WLTC综合油耗为0.77L/100km,综合续航里程为1050km。

问界M5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195km,WLTC综合油耗为0.68L/100km,综合续航里程为1440km。

从数据上看,问界M5的综合续航里程更长,但阿维塔07的纯电续航里程更长。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你经常在城市里通勤,阿维塔07可以让你更多地使用纯电模式,节省燃油。

好了,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觉得数据太枯燥,那咱们就来点更直接的:真实车主怎么说?

“阿维塔07的外观是真的帅,回头率超高。内饰也很有科技感,用料厚道。动力是真的猛,加速超车毫无压力。就是价格有点贵,而且后排空间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一位阿维塔07车主这样评价道。

“问界M5的舒适性是真的好,座椅软软的,长途开不累。续航里程也很给力,跑高速也不用担心。就是外观有点普通,内饰也感觉有点老气。”一位问界M5车主这样评价道。

从车主的评价中可以看出,阿维塔07更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他们追求个性和潮流。而问界M5则更受家庭用户的青睐,他们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

增程式电动车也不是完美的。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

增程式电动车的结构比纯电动车更复杂,这可能会导致更高的维修成本。

增程式电动车仍然需要烧油,虽然油耗不高,但仍然会产生尾气排放。

增程式电动车的价格通常比同级别的燃油车或纯电动车更高。

回到最初的问题,增程式电动车到底是“真香”选择,还是另一种“智商税”?

我的观点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你经常在城市里通勤,但又担心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那么增程式电动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让你在享受电车的丝滑起步的同时,不用担心趴窝。

如果你经常需要长途旅行,那么增程式电动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让你摆脱里程焦虑,尽情享受旅行的乐趣。

但如果你对环保有极致的要求,或者对价格非常敏感,那么增程式电动车可能并不适合你。

增程式电动车是一种过渡性的解决方案,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在选择增程式电动车之前,你需要仔细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偏好,做出明智的选择。

话说回来,这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各种新车型层出不穷,各种新技术也是让人眼花缭乱。增程式电动车,作为其中的一种,也经历着风风雨雨。刚出来的时候,各种质疑声不断,说它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消费者对里程焦虑的日益重视,增程式电动车逐渐被市场认可。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增程式电动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62.4%,远高于纯电动汽车的增速。这说明什么?说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增程式电动车这种新的出行方式。

当然,增程式电动车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政策的摇摆不定、技术的不断迭代、竞争的日益激烈等等。但无论如何,增程式电动车作为一种有益的探索,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

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的?是纯电动、氢燃料,还是其他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形态?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汽车,一定会更加智能、更加环保、更加舒适。而增程式电动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道路上的一块重要拼图,也会继续发挥它的价值,为我们带来更美出行体验。

下次再听到“电动爹”这个词的时候,不妨多想一想。它只是你对现有技术的一种偏见。也许,它背后隐藏着你尚未发现的惊喜。

电动化是趋势,而增程,或许是通往未来的桥梁。

我们相信,激光雷达将会成为未来智能出行的标配,而像禾赛科技这样的中国企业,将会在这场变革中发挥关键作用,让智能驾驶惠及全球。

2024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攀升至 8.61 亿美元,同比增长 60%。禾赛以 33% 的市场份额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总营收榜首。到 2025 年,全球激光雷达交付量预计将突破 300 万台。数据是最证明,它印证了激光雷达市场的巨大潜力,也凸显了禾赛在全球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而禾赛科技,正用它的“激光之眼”,不断探索着智能驾驶的边界,为我们描绘着一个更加安全、便捷的未来出行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