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接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秘书提醒批邓华,陈:胡闹,良心何在

纪良屋语 2023-07-18 19:32:25

1959年10月9日,炮兵司令员陈锡联接到军委命令,调他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陈锡联

这一任命,陈锡联并没有感到突然。一个月前,总政的相关同志就已经给他吹风了。陈锡联接到命令后,很快向炮兵党委做了工作上的交接,准备上任了。

这天晚上,他叫来秘书,说准备一个讲话稿。沈阳军区来电说,他报到后将要召开欢迎大会,请他讲个话。

秘书受领了任务,下去准备去了。可不一会儿,又重新敲门进来,神秘地对陈锡联说:“首长,沈阳军区邓华司令员和周桓政委,两个人都因为庐山会议而撤职了。您看,是不是在大会上表个态,重点批评一下邓华呢?”

本来,这只是秘书的善意提醒,也没有恶意,当前的形势就是这样的。

陈锡联

可谁知,陈锡联听后勃然大怒,瞪了一下秘书大声说:“胡闹,怎么能这样干,良心何在啊?”

秘书没想到陈锡联会生气,马上知趣地退出了他的办公室,写讲话稿去了。

10月中旬的一天,陈锡联来到沈阳军区报到。军区召开了隆重的欢迎大会。

但是,整个会场都显得有些压抑,很多干部都板着脸,不知道接下来的欢迎大会上,新上任的陈锡联司令员会讲些什么。

实际上,广大干部的担心是可以原谅的。毕竟,大家都知道邓华司令员和周桓政委,是受了庐山会议的影响才被撤职的。但是,两位老首长在沈阳军区期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邓华

特别是邓华,在沈阳军区期间,为军区的练兵备战可以说是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家特别担心,庐山会议的影响远未消除,如果陈锡联的心中,夹杂着继续批判的私心,或是将邓华及前一届主要领导的工作都推翻重来的话,那对沈阳军区的打击甚至是很大的。

但是,当陈锡联讲完话后,大家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因为在欢迎大会上,陈锡联一句没批邓华,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陈锡联战前动员

第一,他将虚心向广大指战员学习。强调说,沈阳军区是一支英雄部队,把他放到这么重要的岗位上,他一定不负重托,完成好毛主席和中央军委赋予他的使命任务。他请大家相信,他定会为沈阳军区的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第二,邓华司令员和周桓政委虽然离开了沈阳军区,但这些年,军区在他们两个人的带领下,党委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军委的指示,特别是在邓华司令员领导下,练兵备战工作抓得很好,各项工作都很出色,这是必须肯定的。

陈锡联讲完,台下立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很多干部的眼里都含泪花。大家没想到,新上任的陈锡联司令员,会这样实事求是地评价邓华司令员和军区工作。

左一陈锡联

大家突然觉得,虽然邓华司令员离开了,但沈阳军区又迎来了一位好司令员。

有人不禁要问,在这种形势下,陈锡联不但不批邓华,还敢这样公正地评价他的工作实属不易,是不是陈锡联和邓华有特殊的战友情呢?

实际上,革命战争年代,陈锡联和邓华根本没有多少交集。而陈锡联这样评价邓华,实属对邓华人品和能力的钦佩。

庐山会议上,很多人是支持彭老总的,但当时的形势逼着很多人说了委心的话而自保,但邓华却对自己老上级仗义执言,给予了强力支持,非常值得敬佩,令人敬仰。

邓华在四川

邓华离开沈阳军区的时候,还出了一个小插曲。在上交的物品清单中,有两把手枪邓华执意带走,一把是苏联国防部赠给他的,另一把是也门王子送给他的。

邓华认为,这两把手枪十分珍贵,舍不得。很快,事情反映到了陈锡联和赖传珠那里。按理说,这个时候已经明确了,邓华是要离开军队的,那就不能再带枪了。

但陈锡联和赖传珠两人经过商量,最终默许了。一来,他们觉得这两把枪是邓华的私人物品,本应该自己保存。二来,邓华虽然被明确,马上要离开军队,但并没有影响他的上将军衔,堂堂一位上将,带着枪又有什么不妥呢?

陈锡联晚年出席活动

从这件事的处理来看,陈锡联明显是照顾邓华了。也可以看出,他对邓华的尊重和敬佩了。

0 阅读:1

纪良屋语

简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