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花季师范女生庙会兼职溺亡 化粪池吞人引发“踢皮球式”推责风波

4月2日,在甘肃庆阳西峰区热闹的传统庙会中,22岁的应届师范毕业生小贺在一次临时兼职中不幸丧命,一场看似普通的“捡手机”

4月2日,在甘肃庆阳西峰区热闹的传统庙会中,22岁的应届师范毕业生小贺在一次临时兼职中不幸丧命,一场看似普通的“捡手机”行为,最终演变成了一桩命案。

据家属回忆,小贺当天在庙会现场负责票务工作,手机不慎掉入临时旱厕中,她返回现场打捞时误踩腐朽木板,坠入旁侧的无盖化粪池。彼时无人目睹,她的呼救被喧闹的庙会掩盖。26小时后,警方在一处直径50厘米、深不见底的黑井中发现了她的遗体。

这场意外很快在本地“自媒体圈”发酵,有村民拍下了事发现场的混乱情况,视频中哭声与警戒线交织,观者纷纷留言:“井口那么隐蔽?这跟埋地雷有啥区别?”、“又是一个没有任何警示标志的‘夺命陷阱’。”

而令人唏嘘的是,女孩原本即将实习上岗,父母早已为她备好教师编考试资料。父亲贺建忍痛回忆:“她说过要把第一个月工资给我买双新鞋。”但这一切,停在了那天的庙会。

废弃工地、腐烂竹板与“谁的责任不是责任”的罗生门

据贺建提供的资料,事故发生地点位于庙会主会场东北方向300米处的一处老旧工地,曾用绿色铁皮围挡,如今围挡破败不堪,旁边就是这口被人忽视的“夺命井”。木板厚度不足2厘米,表面布满青苔,稍一踩踏便碎裂沉塌。

在接受采访时,一位现场摊主爆料:“那个化粪池我早就觉得危险,去年就差点有小孩栽进去。村里人都知道那地方不能靠太近。”但这类“大家都知道”的潜规则,在外地来打工的女孩面前,变成了致命盲区。

庙会主办方嘉茂达商贸公司负责人樊某表示:“庙会范围我们是划定好了的,那个出事的地方,早就不归我们管。”另一名承办人何某则直接避谈,称“一切以警方调查为准”。

现场的游乐设施经营者马某更是表态:“她又不是我雇的,是承办人找来帮忙收票的。借铁锹也是她自己说要去捞手机,我们谁知道她会去那边?”

网友们调侃:“这甩锅速度和表情管理,快赶上娱乐圈公关稿了。”

派出所协调“赔5万走人”?家属拒签“人情协议”惹争议

在事故发生后,当地派出所牵头进行调解,促成一份由三方摊主共同承担的“5万元人道赔偿金”协议,但家属表示协议中附有“若三方反悔起诉,家属需返还全部金额”这一条款,让人无法接受。

“这哪是调解,是封口令!”贺建愤慨地说。家属坚持要查清楚井口的产权与责任归属,要求政府明确事件真相。

然而,镇政府称该区域归属市海绵城市工程管理办公室;海绵办则出示文件称该处距离他们的项目核心区还有200米之远;施工单位中铁二十一局被点名后则沉默不语。数个单位你来我往,仿佛一场没有赢家的“踢皮球”。

更令人质疑的是,事故发生仅一天后,涉事旱厕及井口即被“悄悄清除”。家属称这一举动严重破坏现场证据,“关键证物还没查明就被铲了,这不就是销毁证据?”

律师释法:非工伤也可索赔,公共安全责任不能缺位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赵良善律师指出,虽然女孩是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但事发原因系其个人打捞手机,与岗位职责不完全相关,因此可能不构成工伤。但公共设施管理方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根据《民法典》第1198条与1258条,仍需承担主要责任。

“关键问题是,谁建的井?谁负责维护?这类设施若无人认领,就需要属地政府负责监管。”赵律师表示,城市边缘地带的“无主井口”早已成为城市安全死角,应当全面清查。

结语:别让年轻生命,死在沉默与推诿之间

从一部丢失的手机,到一口腐朽的化粪井,再到一份人道赔偿协议,22岁女孩的生命仿佛被层层责任网所吞没。而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月里,公众听到最多的不是追责通报,而是“这个不归我管”、“那个我们不清楚”。

“我女儿只是想把手机找回来,她不是去冒险。”贺建哽咽着说。

而在网络上,关于此事的讨论仍在继续,有网友留言:“一个要当老师的女孩,就这样被一口没人管的井埋了。”

也许我们无法预知下一场悲剧何时发生,但我们能做的,至少是让“谁来负责”不再成为无法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