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掌心》:要不是伍显儿亲口对母亲吐露心声

大家好,我是颐安。伍显儿年幼时便十分聪慧。在她的父亲伍敬由的举荐下,伍显儿成为了常伴圣上的中书舍人。她不仅是朝堂的第一位

大家好,我是颐安。

伍显儿年幼时便十分聪慧。

在她的父亲伍敬由的举荐下,伍显儿成为了常伴圣上的中书舍人。

她不仅是朝堂的第一位女官,还能第一时间得到各地呈报的重要信息。

在这个权力中心,她及时了解了朝堂动态,感受到手握权势的滋味。

在伍显儿第一次出场的时候,给人留下的印象便是远见卓识、杀伐决断的才女。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发现她的心思远比表面复杂。

伍显儿的城府极深,野心则亦显而易见。

若不是她主动对母亲吐露心声,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为了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竟然连亲哥哥伍安康都有算计。

伍安康在与朔丹的激斗中,结束金原之战后,回到圣都。

当晚,伍显儿包下万花楼,邀请叶平安前往喝酒,意为庆祝哥哥的凯旋。

在这场宴会中,叶平安偶然认识了一位胳膊上刻有七叶昙花的花娘。

他得知了礼宗旭是御史案背后的主谋。

随后,叶平安找到礼宗旭的罪证,取了这位大恶人的性命,替伍氏一族除去一个心头大患。

然而,伍显儿这一举动并不仅仅是利用了视她为好友的叶平安。

她也在积极地利用自己亲哥哥伍安康。

以庆祝哥哥凯旋的幌子,伍显儿一掷千金包下万花楼,若不是此举,会引起叶平安的怀疑。

她精妙地安排,让花娘当众显露印记,以此引起叶平安的注意。

这样一来,叶平安放松了警惕。

在伍显儿心里,亲情只占人生中一小部分。

她深知,只有帮助伍氏一族繁荣昌盛,自己才能实现权倾天下的抱负。

对于她来说,亲哥哥,无非是成功过程中的一块垫脚石。

伍安康的士兵在作战时,因食盐未能及时供应,致使很多人枉死。

他回到圣都后,便一直追查这起事件的主使。

经过百般排查,伍安康终于发现了始作俑者是仓司史龚绍,并准备潜入盐仓,寻找证据。

与此同时,龚绍也在警觉中,向伍敬由报告了伍安康的举动,试图处理这个难题。

伍敬由认为,只要叶平安除掉礼宗旭,伍安康就会作罢,毕竟世人都以为礼宗旭才是倒卖官盐的罪魁祸首。

不过,伍显儿对父亲的抱有的那份自信并不认同。

她决定采取措施,指使龚绍戏耍哥哥一番。

首先,龚绍将盐仓中的部分官盐换成沙石。

待伍安康发现后,再偷偷换回官盐。

这一策略使得伍安康百忙中忽然被棘手的情况牵制,徒劳无功。

这样的行动暴露出她对父亲的一个深层次了解。

伍显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父亲意识到伍安康的警觉性。

而在父亲心中,种下防备伍安康的种子。

最开始看到这一情节时,我并不明白伍显儿为何要这样坑自己的亲哥哥。

直到她向母亲倾诉内心深处的挣扎后,我才意识到,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情感与责任。

伍显儿的母亲在她年幼时,便觉察到伍敬由的野心。

为了保护两个孩子能够无忧无虑地成长,她选择出家,以此来隐瞒丈夫的阴谋。

然而,当她发现伍显儿开始变得跟伍敬由一样时,心中充满了担忧与惧怕。

她急忙劝阻伍显儿,告诉她:“当年选择帮你父亲,是我犯下的第一个错。”

在这个母亲的告诫中,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煎熬。

为了逃避世事而抛下女儿的她,深知继承权力的路上充满荆棘。

伍显儿仔细听着,她坚定地回应:“素玄真人曾让我遵循自己的心意而活,我来便是想告诉真人,我已做出了选择。”

她已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走上了权力之路。

“你与父亲都与御史案有关,而我是伍家之女,正因为我是伍家之女,才能坐上中书舍人的位置。

父亲若东窗事发,使伍家蒙羞,必会牵累于我。

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我自己。”

一句话道出女儿内心的盘算与无奈。

伍显儿的选择其实是对父亲与家庭的最终反抗。

权力与责任的斗争在她的心中无处不在。

她深知自己的每一步棋都需要极其敏锐的计算与布局。

“父亲有一句话说的极对,礼伍两家已势同水火,圣人若想绵延大丰,便只能传位于伍氏宗亲,我不会让任何人,威胁到伍家的大业。”

这不仅是她的野心,也是她对权力本质的理解。

在《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

伍显儿明白,女子为帝,在这个时代始终是世间罕见的存在。

她只有通过各种方式,使父与子的关系一再加深对立,最终逼迫自己的哥哥走向生死由命之境。

每一步棋的推演,皆是她为了成为唯一继承人而精心设计的布局。

真是步步为营、阴险毒辣。

结语

伍显儿的故事充满对权力的渴望与对亲情的辜负。

正是她内心的纠结与野心,才将她推向更高的政治舞台。

在权力的光环下,亲情的羁绊往往显得微不足道。

如果要追问这背后的原因,或许是对“成功”的执念和对“家庭”的选择,她注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女人。

这样的人生旅途,会引发我们对于权力的思考与对血缘关系的深意探讨。

伍显儿,在历史的长流中,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