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男子免费搭同事顺风车回家,出车祸重伤,向同事索赔

下班高峰期,刘明像往常一样走向停车场。同事秦可升快步跟上,熟练地拉开副驾驶门坐了进去。这已经成为两人的日常——秦可升免费

下班高峰期,刘明像往常一样走向停车场。同事秦可升快步跟上,熟练地拉开副驾驶门坐了进去。这已经成为两人的日常——秦可升免费搭乘刘明的顺风车回家。然而这次平常的同行,却因一场车祸演变成一场法律纠纷。

事故发生在高速公路上。据交警现场勘查,刘明驾驶的小轿车追尾前方大货车,车辆损毁严重。由于秦可升习惯将座椅调至半躺状态,导致其在撞击中腰椎、脊椎多处骨折,被紧急送往ICU抢救。而系好安全带的刘明仅受轻伤。

"你要负全责!"秦可升的妹妹秦玉找上门来,要求刘明承担全部医疗费用。她认为,如果不是刘明同意载人,哥哥就不会遭遇车祸。而刘明则倍感委屈:"是他主动要搭车,我还提醒过他注意坐姿。"

这起案件引发了关于"好意同乘"责任认定的热议。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217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在本案中,存在几个关键事实:

搭乘行为属于无偿好意同乘

驾驶人曾提醒乘客注意坐姿安全

乘客作为有驾龄者,应当知晓危险坐姿的风险

事故认定驾驶人全责

"这类案件需要综合考量多方因素。"律师张明表示,"虽然刘明被认定全责,但秦可升自身存在过错,应当适用'过失相抵'原则。"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通常会酌情减轻驾驶人的赔偿责任。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刘明已通过保险赔付1.8万元,自掏腰包2.3万元,加上单位捐款4万元,共计支付8.1万元医疗费。但秦家坚持要求其承担全部费用,双方最终对簿公堂。

社会学家李教授指出,这起案件反映了当下人际交往中的责任边界问题。"好意同乘本是同事间互助的美德,但一旦发生意外,就可能变成沉重的负担。建议驾驶人在允许他人搭车前,明确告知风险,乘客也应自觉遵守安全规范。"

这起事故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即便是善意的搭载行为,也需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双方都应当尽到必要的安全注意义务,才能让好意不会变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