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里,过了45岁,一定要记住:1、再憋不住,也别去和异性套近乎;2、不要太要面子,不该随的礼一分钱也别随;3、不与任何人争执。
有位读者给我发信息,说他在单位工作了二十多年,已经四十七岁,最近情绪特别不好,总想通过一些与人交往的方式来获得心理慰藉。
我问他怎么想通过交往获得慰藉?他支支吾吾,我就猜到了。
单位这种环境,人到中年,如果你没有混到位子,基本就是夹缝里生存。年轻的时候,你靠蛮力和拼劲,还能克服组织的厚墙,到了四十五岁以后,这些墙就盖过你的头顶了。
水泥墙壁盖过头,你得明白一个道理,"动"是危险的,一动就有坍塌的风险。
就像我那天说过的,有些牌是不存在的,你根本就没这个牌,你以为的"套近乎",那是在用空手去打牌。
普通四十五岁的你,拿什么去套近乎?
年轻人有年轻的资本。你在二十五岁的时候,随便跟一个女同事吃顿饭,聊聊工作,对方都觉得这是人际交往。等你四十五岁,你再经常去约女同事吃饭,人家心里会想啥?
同一个动作,不同的年龄和位置,意义完全不同。
你四十五岁了,没成为单位里有分量的人物,单位里的人早就给你定型了。你突然去撩拨异性,不光会被拒绝,还会成为八卦的源头。
那些互联网上的成功学忽悠你什么"打破舒适圈",这种情况都是假的。
你的舒适圈根本不存在,你有的只是生存圈,这个圈你一旦打破,等待你的不是成长,而是死亡。

去年有看到个单位的老师,五十一岁,突然开始在朋友圈发一些"感悟人生"的句子,转发还喜欢艾特一些女同事。
被大家避恐不及。为什么?因为人家不知道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只看你做了什么。
人到中年的单位职工,最怕的就是被贴标签。
一旦你被贴上"猥琐""不正经"这种标签,这辈子脸在单位里就废了。
我们再说说送礼和面子的问题。
你在单位混了二十年,混不到头,送礼这种事情,是不是也做了不少?领导过节,单位有红白喜事,你是不是也随过不少份子钱?我猜你随了很多。
但你最后收获了什么?

太多这样的人,平时不敢得罪人,总觉得大家都是同事,都要给面子。
可到了利益分配的时候,那些接受过你好处的人,立马就翻脸不认人。
四十五岁以后,你必须接受现实:人情关系是双向的。
你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那些领导收了你的礼,并不意味着欠你什么。
如果你送礼是为了换取回报,除非你送的礼足够大,能让对方心存感激。
否则,间歇性那些小恩小惠,人家转身就忘。
就像一个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会记得十年前谁给他买过一瓶矿泉水吗?不可能的。
再说最后一点,不与任何人争执。
单位就像一艘大船,你是这船上的船员。对于你来说,争船长的位置,那是痴心妄想。因为船长是什么?

船长是资源调配者、是利益分配者。你跟这个利益分配者去争论是非对错,你觉得有意义吗?
就算你真有本事,真懂得怎么开船,你觉得船长会谢谢你教他怎么开船吗?不会的。
你的正确只会让他下不来台,让他恨你。
比如一个五十多岁的工程师,因为当众指出领导的技术错误,结果被调到一线驻的项目部。领导还振振有词:"他技术那么好,就应该去一线发挥作用。"
到了四十五岁还在单位的基层,你早就看透了这一切。你要做的不是争辩,不是表现你多正确,而是学会隐忍,学会装糊涂。
你要明白,在这种单位内,你的目标不是出人头地,而是安稳了。
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你真正能掌控的事情上。
如果你有点余钱,去做点什么;如果你有点空闲,去培养点兴趣爱好;如果你有点闲余的脑力,去思考点工作后的安排。
别再把希望寄托在单位的人际关系上,那条路对你来说已经走到尽头了。
命中注定你是一颗螺丝钉,你就安心当好螺丝钉。
命运已经给你下了判决,你就不要上诉了,因为上诉的代价,比你能承受的要大得多。
全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关注吧。↓↓↓